一身傲骨互不服,劍法無雙誰人敵?
尖鋒寒氣喪敵膽,揚州都頭趙燼明。
又有五言絕句贊曰:
劍影映長空,寒光照九州。
趙燼明英姿,鐵劍定神州。
又說這劉仝超,籍貫亦是揚州人氏,表字飛衡,與趙燼明乃是同村發小。兩人自幼一同長大,情同手足,親如兄弟。劉仝超年紀比趙燼明小一歲,也同在揚州做事,兩人形影不離。仝超自幼熟讀兵法,精通步戰、水戰,尤其擅長使一條吞虎大劈刀。一條大刀在他手中使得輪轉如飛,刀光閃閃,勇猛無比,沖鋒陷陣時無人能擋。因生得面如藍靛,眉橫殺氣,性如烈火,行事雷厲風行,因此江湖上都喚他作“沖陣惡鬼”。
有詩贊仝超曰:
力健聲洪性粗魯,心中傲氣沖宵漢。
虎背熊腰武藝高,沖陣惡鬼顯神通。
力撼山河聲震天,虎軀暴烈性如焰。
步水雙絕技無雙,沖陣惡鬼喚仝超。
又有五言絕句贊曰:
力壯聲若雷,急躁性如火。
步水雙精通,惡鬼鎮邊疆。
吞虎刀光寒,沖鋒敵膽喪。
揚州雙義士,惡鬼震沙場。
殷浩見趙燼明、劉仝超二人動問,不覺長嘆一聲,便將自家遭際的事體,從頭至尾細說了一遍。趙、劉二人聽罷,俱各嗟嘆不已。殷浩又道:“久別重逢,不知二位賢弟武藝比往日如何?”趙燼明便道:“仝超兄弟,俺兩個何不就在此比試一番,請大哥做個證見,看誰手段高強!”仝超應聲道:“正合吾意!”
趙燼明與劉仝超二人便在那衙前空地上放對。一個是金剛怒目,一個是羅漢翻身。燼明使一招“黑虎掏心”,直取中路;仝超不慌不忙,使個“葉底偷桃”,格開來勢。兩個拳來腳往,斗得飛沙走石,但見:一個雙拳如流星趕月,一個兩腿似電掣風馳。一個是泰山壓頂勢難當,一個是鷂子翻身偏巧避。直看得周遭縣兵眼花繚亂,喝彩不絕。二人堪堪斗了半個時辰,兀自不分勝敗。殷浩見兩個賢弟手段都已精熟,恐再斗下去有所損傷,便縱身插入中間,使個“野馬分鬃”式,左右一分,將兩人蕩開,口中叫道:“二位賢弟且住!俱是好手段!”
卻說趙燼明上前一步,扯住殷浩衣袖道:“兄長不知,這揚州牢城管營姓孫名浩,為人最是貪刻。凡新到配軍,須索獻上七十兩常例錢;若是不然,二百殺威棒打得人死里求生。因當年小弟武舉時,曾僥幸勝他一籌,這廝便懷恨在心,常尋釁刁難。兄長此去,必然遭他毒手。不如隨小弟回府中安身,平日間教導俺與仝超兩家孩兒些拳腳槍棒,強似去那虎口里受苦。不知尊意若何?”殷浩待要推辭,那趙、劉二人早遞個眼色,暗喚五六個親兵近前,吩咐道:“且請殷大哥回府好生安置?!睜a明又恐知縣見責,另叫過三兩個心腹,取四十兩雪花銀,分送與解差,每人二十兩。那兩個公人見了白晃晃的銀子,恰似餓鷹見肉,滿臉堆下笑來,千恩萬謝收了,自去揚州城里買酒尋歡,不在話下。
且說趙燼明、劉仝超二人將殷浩請至府中。方才進門,早見府內迎出兩男兩女,皆是精干人物。四人見有客至,急忙唱喏施禮,問道:“敢問這位貴客高姓大名?”趙燼明笑道:“這位不是別人,便是俺常與你們提起的濟州兵馬都監殷浩哥哥,江湖上人稱‘小宋江’的便是!”四人聽罷,慌忙倒身下拜,口稱:“久聞大名,今日得見,實乃萬幸!”殷浩急伸手扶起,又問四人名姓。
那女子道:“奴家姓田,雙名明暄,籍貫乃是藍田人氏。平日里喜好操持廚藝,做得一手好飯菜,又愛刺槍使棒,蒙趙兄點撥,也習得一身不錯的槍法。因此,人皆喚我為‘女易牙’。”
有詩贊明暄曰:
柴米油鹽往里放,神廚大顯身手威。
香飄十里有名姓,神女乃是田明暄。
又有五言絕句贊曰:
巧手烹珍饈,槍棒舞翩躚。
灶火映紅顏,美名傳四海。
另一個女子道:“奴家亦姓田,雙名明妍,乃是明暄姐姐的同宗妹妹。奴家與明暄姐姐則有所不同,奴家雖平日里不喜好刺槍舞棒,但擅長釀制酒醋,鄰里皆道奴家釀的酒醋,味道醇厚,遠近聞名。因奴家貌如西施,所以人皆喚奴家為‘小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