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意寸寸滲透到骨頭縫里,眼淚不知何時已經流了下來。
原來這就是我拼盡全力想對他們好的至親。
這些年我獨自在一線城市打拼,省吃儉用地攢錢,戀愛都不敢談。
三年前用光積蓄,咬牙貸款買了這套房子,把父母和妹妹從縣城接來省會定居。
不止為了讓父母晚年過得舒服點,也為了自己萬一在外混不下去,回家能多條退路。
再難再累再委屈的時候,想到自己有這套房子作為后盾,心里也有了底氣。
可我怎么也想不到,他們竟然默認這套房子是妹妹的?
而傾盡所有供養房子的我,連回來都是一種“添堵”行為。
有的事情不能細想。
因為稍微一想,從小到大父母偏心的種種,讓我再也無法自我欺騙。
騙自己他們是愛我的,只是愛妹妹更多。
生日的喜悅蕩然無存,我麻木地打開冰箱。
里面除了我媽收藏的陳年凍貨,就只剩兩盤黢黑剩菜,和一把去年的面條。
為了趕飛機,我中午飯都沒來得及吃,肚子餓得咕咕叫。
習慣性認命地打開火,準備下碗面吃。
等待燒水的時間卻刷到了妹妹的朋友圈。
【蘇寶兒:自己也要當媽媽了,但我卻永遠是媽媽唯一的寶寶。】
配圖是爸媽和妹妹的親密合照,他們面前滿滿一大桌精致菜肴,餐廳環境一看就不便宜。
媽媽第一個給她點贊,還留了言:
【一家人團團圓圓,是再多的錢也買不來的幸福,鉆進錢眼的人永遠不會懂。】
已經滿是傷口的心,又像被人撒了鹽,不住抽疼。
想想我為了一杯十塊錢的奶茶,糾結一天舍不得喝的那些時刻,他們卻活在我用汗水打造的歲月靜好里,花起錢來也瀟瀟灑灑。
每月給爸媽綁定的信用卡消費記錄里,永遠有高級餐廳、進口水果、有機蔬菜的賬單。
但每次我回家時候吃的,總是那幾樣便宜的素菜。
為此我還質問過兩次,獲得得答案是:
“你每月就給那點家用,城里物價貴,我們吃不起太好的。”
鍋里的水終于開始沸騰。
我卻再也不想委屈自己,湊合咽下這碗面了。
倒掉開水,我直接拿了包出門。
打車直奔市中心一家口碑不錯的高檔餐廳。
點好菜后,我突然想起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