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天子記仇是出了名的,不來怕是要上黑名單。朝臣有些幽怨,卻沒想到看見這樣震撼的一幕,像,實在是像!
連張安世都恍惚了一瞬,忽然理解了皇帝的偏愛,丞相魏相瞄了一眼八歲的皇太子,劉奭溫和的眼神顯現出些許不自然。
太子到底稚嫩,情緒在他們這幫老狐貍面前顯露無疑,丞相搖了搖頭,太子雖為陛下指定的繼承人,若要滿朝心服,還需努力啊。
高臺之上,太子站在皇后的身側,等劉詢牽著劉玨走來,許平君笑著迎了上去。
小孩看到娘,眼里閃爍著開心,最后皇后居左,皇帝居右,親自給淮陽王系上綬帶,劉玨鄭重地摸了摸金印,象征著禮成。
“臣等恭賀淮陽王殿下,恭賀皇后,陛下!”
“愛卿們免禮。”劉詢笑道,“今日辛苦了,稍后的宮宴,諸位不要拘束,盡情吃喝就是。”
眾臣再次下拜:“諾!”
劉玨身處地利之便,被爹娘夾在中間,居高臨下地望著他們,起身的張安世陡然注意到淮陽王的眼神,回到府中仍有些神思不屬。
“應當是我看錯了。”
17第17章
“主君在說什么?”夫人端上豆乳,“剛制好的豆飲,主君嘗嘗。”
“自信,野心……”張安世抿了一口,五歲的孩子,為何氣勢比太子還要足?
迎著妻子不解的目光,張安世連連否決的同時,有了不好的預感。
……
第二天,淮陽王太傅走馬上任,隆重的拜師禮過后,劉玨和面前的老人大眼瞪小眼。
老師年近六十,面色紅潤,依稀可見清俊,雖然爹討厭他的謹慎,這何嘗不是聰明的處事之道。
劉玨想到他如同藏書庫的腦袋,頓生親切之感。
張安世心頭陣陣發涼,顧及劉詢還在一旁,溫和地道:“聽說殿下已經啟蒙了,不知進度如何?”
他的本意是問皇帝,畢竟學生口不能言,雖已習字,怕也不能書寫連貫的句子。
誰知劉詢微微一笑,看向端坐的劉玨難掩驕傲,劉玨眼神熾熱,唰唰地挪來竹簡,寫下他已經學完的經典,然后推到張安世身邊。
張安世驚訝地低頭:“……”
論語,詩書,商君書?這些都讀完了,正在讀禮記和韓非子,還想學呂氏春秋?
這對嗎??
五歲的小孩儒法兼修,甚至對雜家感興趣,張安世以為自己活在夢里。
陛下和他念叨淮陽王是神童,他只是一笑而過,沒有當真,如今就連竹簡上的字都是賞心悅目,除了筆畫軟一些,已經有了字形和風骨。
張安世沉吟一會兒。
他再次揚起溫和的笑,想再考校考校學生,萬一淮陽王只是會背呢:“殿下可知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說著,拿過空白的竹簡,寫下禮記中的一句名言,這句名言所在的篇幅有些晦澀,他的幼子當年進學,花了好長時間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