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楓將東西一一分類,丹藥,符篆、法器。這其中有些留下自己用,有些搞不清名堂,有些則要想辦法出手賣掉,石楓一一收拾好,地上一堆一堆,若要分袋儲裝,得用十幾個儲物袋。
石楓身上當(dāng)然有儲物袋,但這些都是煉氣期弟子所用,儲藏空間不大,且不能空間重疊,自己若是腰上掛著十幾個儲物袋,那也太扎眼了。
石楓眼下已經(jīng)筑基,能夠使用空間重疊的儲物袋,他身上倒有三個這樣的儲物袋,其中兩個是魏云飛和赤留道人的,他生怕上面有什么標(biāo)記,哪敢使用。
剩下一個就是秦冰贈給他的混元袋,這個袋子臨走時,自己忘了還給秦冰,秦冰也忘了討要。
石楓忽然想起秦冰,不知這位師叔,不,師姐現(xiàn)在如何?以她修為神通,在大戰(zhàn)中應(yīng)該能夠自保吧。
石楓發(fā)了會呆,決定還是再去買個好的混元袋,畢竟秦冰這個袋子外面描金繡花,胭脂氣太濃了。
石楓駕著羽翳飛舟,徑自往北而去,他從玄靈閣出來,當(dāng)然做了大量準(zhǔn)備,地圖玉簡更是必不可少,之前他已經(jīng)看過,知道東北二百里外,就是中山國南部另一個重地,欒城。
石楓在距離欒城十余里的地方,降下飛舟,一掐訣,化為一個面色黝黑的大漢,施施然進(jìn)了欒城。
欒城是中山國第四大城,修真之風(fēng)盛行,城內(nèi)外大大小小的修真門派總計有三十余家,街道上人流熙熙,修士也不在少數(shù)。
石楓不緊不慢地走著,他已將氣息壓制在煉氣七層左右,街道兩旁不時露出專售修士用品的店鋪。不過這些店鋪大多只有兩種標(biāo)記,石楓在武邑呆了十年,自然明白,那分別是玄靈閣和萬寶齋,也即寧家和封家的標(biāo)記。
石楓在玄靈閣呆了十年,他離開后也沒想回去,因此也不想被人認(rèn)出來,便故意不去玄靈閣,而是挑了家萬寶齋走了進(jìn)去。
這是一家靈器店,店面不大不小,里面站著三兩個修士,正在觀看物品。掌柜的是個五十來歲的老者,石楓進(jìn)來,他抬了抬頭,見只是個煉氣修士,又低了頭下去,繼續(xù)看手上賬本。
一個年輕的伙計上來招呼,道,“這位仙師,有什么要買的,小店各式靈器一應(yīng)俱全,價格公道。”石楓點頭道,“我隨便看看。”伙計懂得客人的意思,不想他跟著,忙哈腰道,“是,仙師您隨便看。”退了下去。
石楓在店鋪轉(zhuǎn)了一圈,見物品雖多,但都是供給煉氣修士的初階物事,這些東西他當(dāng)然入不了眼。石楓抬頭見側(cè)邊有個樓梯,通往二樓。他走到柜臺前,敲了敲,道,“掌柜的,你好,可否上二樓看看?”
那掌柜忙放下賬本,笑道,“自然可以,二樓可是小店搜羅的一些精品。”石楓輕聲道,“在下是來給宗門長輩采辦的。”掌柜一聽,頓時眼睛一亮,忙道,“請,請,老夫陪道友上去。小五,快去沏杯好茶來。”
二樓物品的數(shù)量明顯比一樓少了許多,但品質(zhì)卻高出不少。
石楓一一打量,法器、丹藥、符篆,還有一些珍稀的材料,石楓點點頭,走到一個綠盒子面前,里面放著一枚鴿子蛋大小紫色丹丸,下面有牌子,寫著“凝靈丹”三個字,盒子用一個琉璃鐘罩著,既防灰塵也防藥力消散。
石楓點指,道,“此丹如何出售?”掌柜道,“凝靈丹乃是對金丹以下修士都有用的增進(jìn)法力靈藥,而且可以長期服用,幾乎沒有抗藥性,道友好眼力,本店出售的都是七品以上靈丹,一瓶十粒,實價一萬晶石。”
石楓倒吸一口涼氣,這一瓶丹藥就要一萬晶石,而這瓶丹藥不過十粒,就算修士十天用一粒,也不過三四個月就用光了,如此便是一萬晶石砸下去了,怪不得小宗門根本無法培養(yǎng)出大修士,看來金丹修士不是修煉出來的,愣是大把晶石砸出來的。
這也難怪太極門對新入門的修士十分苛刻,每月不過發(fā)送區(qū)區(qū)五塊晶石,還要承擔(dān)諸多雜物,被呼來喝去,而依然許多人趨之若鶩,就憑石鼓山的靈脈資源,所省費用已是無法衡量,更何況還有法器秘籍,名師指點,宗門靠山等等好處。
看小說,630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