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時間,李東沐特意將村支部書記留了下來,以便于他們和周林更好的溝通。
看著求知似渴的干部們,李東沐知道,想要發展,必須先調動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讓他們看到發展的希望,才會有想要發展的動力。
經過和周林的溝通交流,李東沐更加堅定了發展現代農業的信心。
午餐過后,周林此行圓滿結束。
“周教授,感謝您對州山鎮的幫助與支持,希望早日聽到您的好消息。”
“李書記,我一定會在第一時間將好消息轉達給您。”
送別周林后,李東沐便前往農業局和發改委溝通高標準農田建設的事情。
中北省作為農業大省,在農業上的投資力度比較大。不過想要爭取到高標準農田項目,還是要費一番功夫的。
經過咨詢,李東沐才了解到當前高標準農田項目和后世的區別。此事,高標準農田的名稱為“百千萬”項目,因為剛在全省推廣不久,因此,共由農業局、財政局、發改委和國土局等四家單位共同實施,程序上要更加繁瑣。
按照國家要求,每畝耕地建設標準不低于1500元,而資金配比為省市縣6:2:2,也就是說,每建設一畝高標準農田,縣級財政就要配比300元。
李東沐初步估算了一下,州山鎮約有五萬畝的耕地,其中山莊村等九個村莊耕地約有3萬畝。如果這三萬畝全部實施,縣級財政就要支出九百萬元,這對財政資金并不充裕的臨川縣來說,是一筆不小的壓力。
不過,既然已經認定這件事,李東沐即便用盡渾身解數,也要干成。
初步了解過情況后,李東沐沒有急著去找縣長陳海洋,而是準備等土壤檢測報告出具后再進行匯報。
回到鎮政府后,李東沐召集鎮長高山、常務副鎮長王子豪和副鎮長蔡晨鵬,共同商議此事,同時明確由鎮長高山牽頭,提前進行謀劃包裝。
三月底,四月初。
臨川縣的寒冬基本上過去,終于迎來了春風拂面。
走向春天的同時,臨川縣也迎來了新任縣委書記。
晚上八點鐘,李東沐在接到縣委辦的會議通知前,提前接到了常繼杰的電話。
“東沐,明天上午九點鐘,在縣委禮堂召開全縣干部會議,縣委的新主人要來了。”常繼杰說道。
俗話說,近水樓臺先得月,秘書科作為會議的籌辦科室,對新任領導的情況自然也有所了解。
“沾沾你的光,提前了解一下領導的情況唄。”李東沐笑道。
“新任縣委書記,是從省發改委下來的年輕領導,名叫趙玉宏,今年剛滿40歲,除了兼任臨川縣委書記外,還任我們市的副市長。”
常繼杰的介紹和陶陽當初猜測的如出一轍。
如今,兩任縣委書記都由副廳級領導到任,這對臨川縣的發展來說絕對是件好事。
“繼杰,你對自己的仕途發展有沒有什么打算規劃?”李東沐問道。
“其實能夠成為縣委辦秘書科科長,并成為副科級干部,我已經很滿足了,也暫時沒有太多的想法和要求。”常繼杰說道。
“我們雖然所處的平臺不高,但是也屬于踏入了領導的序列。有想法是正常的,也是人之常情。”
常繼杰想了想說道:“東沐,我本來是怕麻煩你,不過你既然這么說了,我我就談一談自己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