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站,產業集聚區管委會。
“各位領導,接下來由我向大家介紹一下臨川縣產業發展情況,不到之處,還請批評指正。”
看到李東沐是主匯報人,不知情的秦國政和周洪濤兩人有著納悶。
“趙書記,全縣的產業發展怎么由他匯報?”
趙玉宏笑了笑說道:“東沐現在兼任產業集聚區管委會主任,由他匯報不是挺正常嘛。”
兩人對視一眼,然后再次用新眼光審視著李東沐。
“近年來,臨川縣大力發展產業,形成了一核三中心的產業格局,為加快產業發展步伐,凝聚發展合力,縣委縣政府作出產業集聚區和州山鎮融合發展的部署,以產業集聚區為依托,謀劃了傳統工業+新興產業的發展思路,明確了農副產品加工、健康食品、汽車配件生產為主導產業,現有企業30家,今年以來,招商引資金額超7億元,落地項目10個,產業集聚效應正在進一步凸顯。”
“為更好服務招引企業,產業集聚區制定了提檔升級計劃,明確了年底沖擊省級示范園區的目標,整理空閑工業用地1000畝,對園區道路、用電、用水等配套設施進行改造提升。同時,正在謀劃實施標準化廠房項目,目前已經和省發改委完成對接,預計建設規模在150-200畝之間,建設廠房面積達20萬平方左右,可為入駐企業提供輕資產入駐服務。”
聽著李東沐的介紹,周洪濤有些動心了。
對企業來說,每一次投資都是一次冒險。尤其是從選址、建廠到運營,每個環節都有無數的手續需要辦理,更關鍵的是,投資建廠可是一筆巨額投資。如果真像李東沐說的這樣,只需要提供機器設備就能投產達效,對企業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利好。
“東沐書記,標準化廠房項目預計什么時候建設?通過審批的幾率高么?”周洪濤問道。
“我們目前正在做前期工作,預計9月初進行申報。”
“至于審批通過的幾率,我不能向您打包票。但是我們正在積極爭取。不管如何,標準化廠房項目是我們的頭號工程,不管再難,也會堅持推進。”
說完,李東沐將ppt翻到了標準化廠房建設的規劃圖和前期相關資料照片上。
如果李東沐只是用文字匯報,周洪濤心里可能還會打個問號,但是看到這些材料后,他心里踏實了許多。按照李東沐的執行力,這個項目還是很有把握的。
“周董,是不是有些心動了?”秦國政問道。
周洪濤笑了笑:“確實有些心動,只是不知道入駐標準化廠房,享受到的優惠政策和之前的是不是有差別?”
“周董放心,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原來的味道。之前能夠享受的,現在依舊能夠享受。您可以詢問一下在州山鎮投資項目的負責人,從開工建設到現在,有沒有發生過阻工、鬧事的情況,有沒有發生過吃拿卡要、故意不給審批的事情,州山鎮的四到精神,就是產業集聚區的服務精神。”
“另外,我們還會結合當前的政策形勢,為企業申請相應的補貼和獎勵,切實讓企業應享盡享。”
聽著李東沐的講述,周洪濤的心里很是高興。
“第一次見東沐書記時,感覺這么年輕應該是個關系戶,可是聽過他的匯報后,我發現感覺錯了。年輕富有激情,沉穩不失銳氣,更關鍵的是,他有一顆為民之心、為公之心,這樣優秀的年輕干部,對老百姓,企業家來說,都是很難得的。我覺得就應該追隨這種領導干部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