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黨政辦公室。
李東沐組織召開晨會,聽取州山鎮受災情況,并研究救援措施。
“根據大家匯報的情況,目前共有5個村子出現災情,好在沒有人員傷亡,但是有二十六戶村民存在食物短缺的情況,需要運送物資。”
“我看了一下這五個村子主要在山莊村周邊,道路交通比較差,再加上大雪封路,汽車行駛的風險很高。所以我們需要動用大型機械,盡快將道路交通恢復。”
“高山主席,你對鎮里的情況比較熟悉,這項工作交給你來負責吧。”
“沒問題,我馬上安排。”高山回復道。
“順為書記和萬委員負責物資運輸工作,要和各村做好對接,我看26戶村民大多數都是孤寡老人,一定要做好后續保障工作。”
“根據氣象云圖顯示,暴雪將在今天下午逐步停止,其他領導要做好動員工作,發動群眾主動打掃積雪,恢復交通,并將受損的農業設施恢復,盡可能減小次生災害。”
李東沐對后續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后,整個鎮便行動了起來。
此時,州山鎮所有通村的交通道路正在冒雪工作,因為溫度還不算太低,再加上沒有車輛通行,在大型機械的工作下,道路的積雪的鏟除進度進行的非常快。再加上發動村內群眾主動清除村內的積雪,僅用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往各村的道路便已經具備通行的條件了。
道路通暢之后,劉順為和萬安寧分別帶領兩組人員,前往村莊運送生活物資。
李東沐之所以運送物資這么著急,是因為鄉村道路會在雪停之后上凍,再加上道路比較窄,到時候駕車行駛會比較危險。
經過一天時間的忙碌,生活物資保障已經完全沒有問題,接下來只需要等雪停之后,再對受損的房屋及農用設施進行修復即可。
此時,其他鄉鎮與州山鎮形成了鮮明對比。鎮村兩級干部正在忙碌的冒雪排查,并轉移著存在潛在風險的人群,而鎮主要領導則在發愁物資的問題,不說普通老百姓,就連鎮上都快沒有食材做飯了。
這一次的暴雪來的突然,各大商場超市都沒有儲備足夠的物資,再加上道路封閉,幾乎和外界隔斷了聯系,因此緊急物資籌措的不太理想。
陶陽一眾縣領導正在常委會議室分析研判此次雪災帶來的風險,以及后續的救助工作。在場的除了陶陽外,其他領導并不清楚李東沐提前做了準備,因此看到州山鎮上報的災情統計表后都震驚了。
“陶書記,州山鎮是這次受災最輕的鄉鎮,而且幾乎上沒有什么損失。”
“是啊,我剛才聽秘書說,州山鎮的道路交通都已經恢復,而且將受災群眾所需的物資都送到位了。”
“現在物資這么短缺,州山鎮是從哪里來的物資呢?”
聽著眾位領導的討論,只有陶陽心知肚明。
“陶書記,要不和東沐聯系一下,看還有沒有多余的生活物資?各個鄉鎮的求助電話都打爆了。”陳海洋說道。
陶陽點了點頭,然后默默拿出手機打給了李東沐。
接到陶陽電話時,李東沐剛和重點企業的老板們通過關心電話。
“陶書記,請指示。”李東沐說道。
“東沐,你們州山鎮還有多少生活物資,目前全縣正處于物資緊缺的狀態啊。”陶陽說道。
李東沐明白陶陽這是來找他求助了。
“陶書記,州山鎮目前還剩下四五噸的物資,應該能應個急,您看需要送到哪里,我現在就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