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臺小姐姐聽著李東沐不是本地口音,于是瞥了他一眼。
“多么?您最好將么字去掉。等到了傍晚時,您可以親眼看看這條路上的車水馬龍。”
“哦?修梁縣不是貧困縣么?難道都藏富于民?”李東沐問道。
“老百姓雖然窮,但是單位有錢啊。我們雖然是貧困縣,但是財政可不窮,每年都有大把的錢花不出去。”
“我曾經有一位在單位上班的年輕人調侃,說白天在單位工作是做貢獻,晚上在飯店同樣是做貢獻。”
聽著前臺小姐姐的侃侃而談,李東沐和朱永恒對視了一眼。
“這么花上級的錢,你們當地老百姓就沒有意見?”
“老百姓有意見有什么用,反正對我們這些服務行業(yè)來說倒是個好事,不像以前那樣,每年只結一次款,現在每個月都會支付一次招待費用,也挺好的。”
……
躺在酒店床上,李東沐回想著前臺的話。雖然有夸大的成分,但是肯定是真實的寫照。
李東沐之所以選擇折返回來,就是看到縣委機關食堂鋪張浪費的現象后,作出的決定。
很多人覺得李東沐是多此一舉,市委書記都沒說什么,一個小小的紀委書記為什么要管這么多?
這就和人的追求信仰有關系,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早已經根植李東沐內心,尤其是全市正在開展紀律作風整頓活動,這種行為就是屬于典型的負面事跡。
下午,李東沐給程龍和朱永恒安排了一個任務,那就是深入到機關單位一線,查看人員工作情況。
接到這個特別的任務,兩人十分興奮,于是乘坐出租車便前往縣委大院外的一些單位。
臨近傍晚,兩人“滿載而來”。
“書記,今天我們去了教育局、工商局、衛(wèi)生局等單位,發(fā)現不在崗位的情況非常普遍,尤其是到了下午五點鐘時,很多科室都已經鎖上了辦公室門,根本見不到人。”
李東沐點點頭:“把這些單位的檢查情況都如實記錄下來,這將是第一期通報的重要素材。”
“你們兩個休息半小時,我們出去吃飯。”
晚上七點鐘,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
三人漫步在人民路上,望著滿街的燈紅酒綠和車水馬龍,三人才終于明白前臺小姐姐所言非虛。
“書記,我在大眾點評上看到有一家羊肉館評分很高,要不去嘗嘗?”
“行啊,今晚也正好當做是一次調研,我們都觀察一下兩旁的酒店,看看哪家生意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