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掛斷電話后,汪岳鵬忍不住想要罵娘。
“媽的,要不是看在錢書記的面子上,打死老子也不會和你們合作。”
“不就是想著有省委領導撐腰,不就是覺得自己要晉升副省級了,所以整天一副趾高氣昂的態度。如果背后沒有靠山,就你這種水平也能成為省會城市的市長?”
想到商都市,汪岳鵬就一肚子悶氣。不過現在不是發脾氣的時候,畢竟衛安市的領導還在等著他。
當汪岳鵬走進會議室的時候,正好看到李東沐和一位副總聊的火熱。
“我們趙市長非常重視招商引資工作,特意帶領專班到長三角城市學習先進的惠企政策。可以說在中北省是獨一份。”
“就拿汪總剛才提到的新能源產業來說,同樣是一個投資三十億元的項目,如果落地衛安市,從開工到投產,至少能夠省下2000萬元。至于投產達效后,每年的優惠力度依然不減,在整個優惠期內,最起碼能為企業創收上億元的利潤。”
正在郁悶中的汪岳鵬,聽到李東沐的這句話后,心中突然有了一個想法。
“憑什么要在商都市這一棵樹上吊死呢?”
“如果真能按照衛安市的政策,一個項目能夠節省上億元,那完成項目的營收考核就沒有那么大的壓力了。”
“對比商都市和衛安市,這一增一減,兩個億就沒了。”
“與其完不成考核被處分,還不如直接將項目落在衛安市……”
想到這里,汪岳鵬又聯想到了省委有兩位領導都是從衛安市走出來的,其中還有一個考核的常務副省長。
“如果選擇落戶衛安市,同時又得到這兩位省委領導支持,想必商都市也只能打碎了牙咽到肚子里。”
恍惚之間,汪岳鵬看到趙俊波和李東沐正注視著自己。
“我覺得這些年真的是有些固步自封了,真的應該走出去和兄弟地市交流學習。”
“對了,剛才聽李書記說,一個三十億元的項目全過程能夠節省將近億元,這種做法符合要求和規定么?”
李東沐笑了笑說道:“汪總,我剛才說了,這種惠企政策是有行業局限性的,目前僅限于國家大力提倡的這幾個行業,比如新能源汽車。”
“我們和省工信廳聯系的非常緊密,就相關政策也進行了深入溝通,只要是國家扶持的產業都可以申報科技創新項目,同時我們地方政府再拿出一部分科技扶持資金,這樣的做法是完全符合要求的,而且在審計時也不會出現問題。”
“目前經開區就有4-5家企業享受了這種優惠政策,而且在省發改、財政和工信部門都進行了備案。”
李東沐的這個回答,就像給汪岳鵬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汪岳鵬點了點頭,既然政策沒問題,過程沒問題,那這個項目就不存在違規行為,作為集團行政一把手也就不需要承擔政治上的風險。
“既然如此,我為什么要受你們的窩囊氣呢?”
喜歡重生官場:從基層公務員干起請大家收藏:()重生官場:從基層公務員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