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畝用不完,如果能拿出150-200畝之間的用地就足夠了,按照這種投資強度,應該能建設20萬平方左右到標準化廠房,如果將所有配套一并打包建設,申報45億元左右的專項債券就能夠滿足。”
對李東沐來說,拿出200畝土地完全沒有壓力,可是45億元的專項債券資金還是讓他嚇了一跳。
“標準化廠房建設是園區(qū)發(fā)展的趨勢,如果專項債券資金能夠申請下來,按照25年的還款周期計算,每年還款金額在2000萬左右,這對縣政府來說壓力應該不算大,畢竟標準化廠房還有收益,核算下來,縣政府每年需要承擔的還款金額會更少。”
“當然,這種規(guī)模的建設也有一定風險,那就是不能長時間閑置,必須盡快找到企業(yè)入駐,否則后期審計風險也很大。”
李東沐點點頭:“目前來看,建設標準化廠房應該是最合適的項目。”
“郭處長,專項債券什么時候能夠申報?在申報的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李東沐問道。
“你們來的正是時候,現(xiàn)在剛進入第三季度,預計在9月初會開始申報通道,你們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作前期準備。”
“其實申報專項債券也是有技巧的,除了資料符合要求之外,人情打點也必不可少,如果想要穩(wěn)妥一下,還有專業(yè)的第三方機構服務,只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不入哪一行,不知道哪一行的門道。聽了郭晨陽的介紹,李東沐仿佛走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
“郭處長,第三方機構的成功率高么?45億元的項目,服務費用大約有多少?”李東沐問道。
“相比較正常申報的幾率肯定要高很多,這些機構的能量很大,和部委之間有較深的聯(lián)系,至于服務費用不一。但是至少也得七位數(shù)打底。”
李東沐深吸一口氣,果然每個行道都有自己的賺錢方式。每年發(fā)行的專項債券金額龐大,這些機構只要維系好關系,每年就有大把的錢賺到手。
郭晨陽看了李東沐一眼低聲說道:“如果你們有興趣,我可以為你們引薦一下。”
“郭處長,這件事還是要趙書記定奪,我們兩個會把情況向領導進行匯報的。”
“對了,我們來之前,趙書記千叮嚀萬囑咐,晚上一定要請您吃個飯,深度聆聽學習您的經(jīng)驗和教誨。同時,趙書記還特意讓帶了幾瓶三十年的茅子。”
郭晨陽本來想拒絕,但是聽到三十年的茅子后,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行,我們留個聯(lián)系方式,晚上六點半來接我吧。”
聽到郭晨陽答應下來,李東沐松了一口氣。
離開發(fā)改委之后,李東沐和何凱兩人將情況進行了簡單梳理,然后在電話中向趙玉宏進行了匯報。
電話中,趙玉宏沒有拒絕,也沒有表態(tài)同意,只是說要和郭晨陽處好關系,后續(xù)的事情等回了臨川縣后再商議。
李東沐知道,找第三方機構運作是要承擔很大的風險的,畢竟上百萬的服務費可是一個很大的隱患,一旦事情敗露,不僅烏紗帽子保不住,下半生就要在監(jiān)獄中度過了。
喜歡重生官場:從基層公務員干起請大家收藏:()重生官場:從基層公務員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