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從他不斷的給學生們創(chuàng)造勤工儉學的崗位就不難看出來了。
學校就是一個小社會。
社會上,經濟繁榮靠的就是消費。
學生群體舍得花錢,各種校內實驗什么的,才能搞得起來。
否則的話。
大家都摳摳搜搜的。
天天宿舍,食堂,教室,三點一線的話。
那就太死氣沉沉,缺乏生機了。
除了讓學生們有賺錢的機會之外。
那還有一個重要的點,就是吸引家里不錯的一二線城市的孩子來報名。
畢竟。
家底擺在那里呢。
有錢的學生,在大學里的消費能力,是非常強悍的。
能養(yǎng)活很多小攤販。
對李墨白來說,當然是希望這些孩子的到來。
而且吧。
大城市的孩子,眼界各方面,肯定是不一樣。
很多思維方式,也是值得參考跟借鑒的。
山河學院主要面向山河四省學子不假。
但是絕不意味著,不招山河四省之外的學生。
不能閉關鎖國。
要敞開懷抱,歡迎各地的學子。
具體的招生工作什么的。
全部交由張伯令去負責。
跟招生辦去對接。
李墨白的要求就一個!
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