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劉十九趕到了涼州城下。
望著六七米寬的護城河和十米高的巍峨城墻,劉十九犯了難。
“媽的,這讓本王怎么打,沒有攻城器械,就算再多人馬也打不進去啊!”
“王爺,涼州城的護城河是引泗水河之水繞城,水流不但湍急,而且河面寬廣,沒有攻城器械,很難攻進去。”
蘇白曾經在這里生活過,望著被拆掉的木橋和緊閉的城門皺眉道。
“先回去吧,想想其他辦法,如此防御,強攻絕非上策。”
隨后劉十九幾人回到三十里外的營地。
傍晚時分,諸將齊聚一堂,探討起涼州的進攻之策。
“王爺,您的目的是幫助雅江公主牽引出京城的援軍,我們可以對涼州城圍而不攻。”
“等待秋如戈知道消息,定會來援,到時候我們圍點打援,打秋如戈一個措手不及。”
“消滅京城援軍,在打下中元關,涼州就成了孤城,不由他們不主動打開城門,迎我們進去。”
蕭邯鄲率先出謀劃策。
劉十九聞言點了點頭。
“蕭將軍說的計策不錯,但變故太多,諸位還有什么妙計。”
“王爺,這附近就有林木,不如我們造就攻城器械,然后猛攻涼州,涼州城內并沒有多少守軍,只要我們能攻破城門,就能迅速控制涼州。”
葛千里分析道。
劉十九還是點頭表示認可,但沒有露出滿意之色。
周西峰見狀開口道。
“葛將軍的計策雖能一勞永逸,但費時費力,而且猛攻必然讓軍隊死傷無數。”
“再者說我們帶領的都是南風帝國的軍隊,而且他們是北涼軍,他們的家人就在城內,猛攻師出無名,恐會出現變故。”
劉十九聞言看向周西峰。
“周將軍說的正是本王擔心的,我們現在進攻涼州,最大的變故其實是我們自己的軍隊。”
“北涼鐵騎無需多說,但其余兵馬都是涼州軍,最好是能智取涼州。”
得到了劉十九的認可,周西峰接話道。
“王爺,我有一計,不知您能不能信過我?”
“周將軍但說無妨!”
“王爺,明日一早我便帶著北涼軍去涼州城,就說我們是逃出來的,讓林州牧開城門,放我們進去休整。”
“現在涼州城內空虛,正是需要守軍之時,我想林忠會放我們進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