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猛地起身,卻見庫房的門被悄無聲息地推開,幾個黑衣死士握著淬毒的透骨針,眼中閃著兇光。
左憶眼神一凜,將油燈猛地砸向地面,火光瞬間照亮庫房,她趁亂摸出銀護指,迅速跑向旁邊的染料架,那里堆滿了裝著各色粉末的陶罐,是她最好的“武器”。
死士們的透骨針破空而來,左憶靈活地避開,同時揚手撒出一把黃色粉末——是染坊用的“姜黃”,遇水會染黃皮膚,正好用來標記敵人。
一個死士躲避不及,臉上瞬間黃了一片,剛要怒吼,左憶已抄起旁邊的木勺,將一勺暗紅色染料兜頭澆下,染料里混著斷魂草粉,雖不及純粉劇毒,卻也能讓人皮膚潰爛。
慘叫聲中,左憶趁機沖出庫房,卻見李承恩帶著錦衣衛(wèi)守在外面,玄色披風在夜風中獵獵作響,手中長劍還滴著血。
“你怎么來了?”她有些驚訝。
“不放心你。
”李承恩收劍入鞘,目光落在她沾著染料的衣袖上,眉頭微蹙,“沒受傷吧?”“沒事。
”左憶搖搖頭,指了指庫房,“里面有柳黨的死士,還有刻著‘三’字的柳葉。
”她忽然想起什么,“對了,蘇明說初三送藥引,這柳葉暗記也是‘三’,恐怕……”“恐怕初三才是真正動手的日子,正月十五只是幌子。
”李承恩接口道,眼神銳利如鷹,“他們想引我們?nèi)デ艉伎?,好趁初三的空檔,在別處動手。
”左憶立刻點頭:“織造局的染料能偽裝斷魂草,說明他們不止想毒殺南巡隊伍,還想在京城用染料混毒,制造更大的混亂。
”她拿出那片柳葉,“這暗記,或許是聯(lián)絡暗號,得查江南所有刻字的柳葉來源。
”夜色里,李承恩看著她,想替她拂去肩上沾著的染料碎屑,手伸到一半,卻又停住,轉而道:“先回船上去,這里太危險。
”左憶沒察覺他的停頓,只一心想著案情:“回船后,我得再查查秦忠兵甲上的鍛造印記,說不定能找到他在江南的兵器作坊。
”兩人并肩走在蘇州的石板路上,月光將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
李承恩看著她始終朝前的背影,忽然覺得,這趟江南之行,或許最大的“收獲”,就是能這樣安靜地走在她身邊,看她為了查案而發(fā)光的樣子。
哪怕她永遠感受不到,他落在她身上的視線,比月光更溫柔。
船舷外的太湖水波不興,內(nèi)里卻早已暗流洶涌。
左憶回到艙內(nèi),立刻打開藥箱,拿出兵甲的拓片,借著燈光研究起來。
李承恩站在她身后,靜靜看了半晌,才低聲道:“早些歇著,明日還要查兵器作坊。
”“嗯。
”左憶應了聲,筆尖在紙上劃過“秦字營兵甲,鍛紋與江南‘鐵膽坊’相似”。
李承恩輕嘆了口氣,替她將窗縫的寒風掩好,又將備好的暖手爐放在她手邊。
夜色深沉,官船在太湖上緩緩前行,像一座移動的孤島,載著滿船的陰謀與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