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憶在御花園的假山后等了。
回到長樂宮時,云袖正焦急地在偏殿門口打轉:“姑娘去哪了?太后都問了兩回了!”左憶把何首烏藏進藥箱,拿起早已備好的安神湯:“去太醫院換了味藥,陳嬤嬤留下的方子有點燥,我加了點麥冬。
”進了正殿,見太后正對著銅鏡梳頭,用玉梳一縷縷理有些發白的頭發,動作慢得像在數發絲。
“今日怎么遲了?”她沒回頭,聲音里帶著點疲憊。
“回太后娘娘,奴婢調了方子,想讓湯更潤些。
”左憶把藥碗遞過去,銀勺在碗里輕輕攪了攪——她早已用銀針試過,無毒。
太后接過藥碗,卻沒喝,只是看著里面漂浮的薄荷:“陳嬤嬤以前從不改我的方子。
”“奴婢不敢妄改,只是看太后近日總咳嗽,想著麥冬能潤肺。
”左憶垂著眼,“若是太后不喜歡,奴婢下次不換了。
”太后喝了口湯,目光在她臉上停了停:“你比陳嬤嬤膽大,也比她心細。
”她放下碗,從梳妝盒里拿出支金步搖,“這是先帝賞的,你戴著吧。
”金步搖上的珍珠晃著光,映得左憶眼底一片亮。
她知道,這不是賞賜,是試探。
太后在看她敢不敢接,敢不敢恃寵而驕。
“奴婢蒲柳之姿,配不上這樣的貴重物。
”她跪下磕頭,“只求能好好給娘娘煎藥,別的不敢想。
”太后笑了,把步搖放回盒里:“你倒是懂事。
”她忽然話鋒一轉,“昨日三皇子來看我,說他宮里新得了些長白山的野參,想給我補補身子,你說我該要不?”左憶心里一凜。
來了。
“三殿下孝心可嘉,”她緩緩開口,“只是野參性烈,太后近日身子虛,怕是受不住。
不如讓太醫院的人先炮制過,去了火氣再用。
”她頓了頓,加了句,“再說,陳嬤嬤剛出事,宮里的東西還是仔細些好。
”太后的眼神沉了沉:“你是說,老三想害我?”“奴婢不敢說。
”左憶的頭低得更低,“只是覺得,防人之心不可無。
”太后沒再說話,揮了揮手讓她退下。
左憶走出正殿時,后背已經被冷汗浸透。
她剛才那句話,既點了李珩的野心,又沒把話說死,正好合了太后多疑的性子。
下午,李珩果然派人送來了野參,裝在錦盒里,用紅綢墊著,看著格外貴重。
左憶接過錦盒,當著送禮太監的面,用銀簪在參須上劃了道痕——野參遇銀不變色,但若被浸過藥,銀簪會發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