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學著云袖教的樣子,用溫水把藥丸送下去,喉間泛起澀意。
“學了‘孝’字。
”“那是好字。
”云袖收拾著托盤,忽然從袖袋里摸出塊油紙包,塞給她,“剛出爐的杏仁酥,墊墊肚子。
”左憶捏著油紙包,指尖能感覺到點心的溫熱。
她沒立刻吃,只是放在桌角。
在孤兒院時她就知道,平白無故的好處,背后都藏著鉤子。
可云袖的眼神很軟,像院角那棵快落光葉子的梅樹,看著冷,根下卻藏著暖。
這樣的日子過了一天又一天,直到九月初九,太后的壽辰近了。
那天云袖帶來的不是常穿的素色襦裙,而是件月白的錦緞衣裳,領口繡著銀線纏枝蓮,裙擺墜著米粒大的珍珠,一晃就發出細碎的響。
“娘娘說,壽宴上,讓你給太子殿下奉杯茶。
”云袖替她系腰帶時,聲音壓得很低,“太子殿下是儲君,性子……烈,姑娘說話行事,千萬仔細。
”左憶摸著袖口的繡花,點了點頭。
她聽過這名字。
張嬤嬤提起時,語氣里總帶著敬畏:“太子殿下十二歲便能代陛下批奏折,是天上的龍子。
”宮人們私下卻竊竊私語:“三殿下溫和,太子卻像塊冰,誰近誰遭殃。
”冰?左憶倒覺得,冰比人心好懂,至少冰不會笑里藏刀。
壽宴設在御花園的水榭。
紅綢子繞著朱紅廊柱,金盆里供著新開的秋菊,遠遠就聽見絲竹聲,軟得像化了的糖。
左憶跟在云袖身后,低著頭,青石板路的涼意透過鞋底滲上來,讓她腦子清醒了幾分。
水榭里早坐滿了人。
她眼角的余光掃過,看見穿蟒袍的王爺們舉杯說笑,戴鳳釵的夫人們用團扇遮著臉,目光在她身上打了個轉,又輕飄飄移開——像在看件剛擺出來的玩意兒。
主位上的太后穿著明黃鳳袍,正和身邊的老夫人們說笑,見她進來,笑容淡了些:“來了?”左憶趕緊跪下磕頭,膝蓋撞在鋪著錦墊的地面上,不疼,卻讓她想起孤兒院硬邦邦的木板床。
“侄女左憶,恭祝姑母福壽安康。
”“起來吧。
”太后揮了揮手,目光在她身上停了停,像在打量件剛上釉的瓷器,“去給你太子哥哥奉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