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月有余,太后也沒有再提玉佩的事。
清晨,左憶如常去正殿煎藥,見太后正對著銅鏡梳頭,鬢角的白發似乎又多了些,動作卻依舊沉穩,仿佛那場對峙從未發生。
“今日的方子換了嗎?”太后頭也不抬地問,聲音里聽不出情緒。
“回娘娘,加了點合歡皮,助眠。
”左憶將砂鍋放在炭爐上,銀勺在藥汁里輕輕攪動。
她這一整月幾乎沒合眼,反復琢磨太后為何突然松口——是忌憚李承恩,還是另有后手?太后接過藥碗時,指尖不經意間碰到她的手,冰涼的觸感讓左憶微微一顫。
“哀家聽說,你從安陵寺回來,去了趟偏殿?”左憶的心猛地一緊,不知太后為何突然提起此事,面上卻不動聲色:“是,取了本醫書,想看看安神的方子。
”太后喝了口藥,目光落在她臉上:“偏殿的經書亂得很,下次讓云袖幫你找。
”她放下碗,從妝盒里取出支玉簪,“這是當年容妃戴過的,你戴著吧。
”玉簪通體瑩白,雕著纏枝蓮,和那枚鳳凰玉佩的質地很像。
左憶看著簪子,忽然明白太后的用意——這是試探,也是提醒:她知道玉佩在誰手里,也有本事隨時收回這“恩賜”。
“奴婢不敢僭越。
”左憶跪下磕頭,“容妃娘娘的物件,該由宮里的庫房好好收著。
”太后笑了笑,將玉簪放回盒里:“你倒是謹慎。
”她揮揮手,“下去吧,讓云袖來伺候。
”走出正殿,左憶的后背已被冷汗浸透。
她摸了摸袖袋里的玉佩,玉質溫潤,卻硌得掌心生疼。
這東西是護身符,也是催命符,太后不動她,不代表會永遠放任。
回到偏殿,見小桃正對著個錦盒發呆,盒里放著套銀針,針尾鑲著極小的珍珠,一看就是上品。
“姑娘,這是東宮的人送來的,說是太子殿下賞的,讓您驗藥用。
”左憶拿起銀針,指尖拂過針尾的珍珠。
李承恩的消息倒是靈通,知道她需要更趁手的驗毒工具。
只是這賞賜來得太及時,倒像是在提醒她:該交“貨”了。
“替我謝過太子殿下。
”她將銀針放進藥箱,與那枚鳳凰玉佩隔著層木板,遙遙相對。
傍晚時分,云袖來送點心,見她對著藥箱出神,低聲道:“姑娘,三殿下被禁足后,府里的人遣散了不少,聽說有個小太監瘋了,在街上喊‘三殿下是被冤枉的’。
”左憶捏著塊綠豆糕,忽然明白過來。
李珩的人被清理,瘋癲的小太監,都是李承恩的手筆——他在提醒她該交出證據,借她的手徹底扳倒李珩,甚至牽連太后。
“瘋言瘋語罷了。
”左憶淡淡道,將綠豆糕放進嘴里,甜膩的味道壓不住心底的寒意。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