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憶低頭踢著腳下的石子:“只是碰巧懂些毒理。
”她忽然想起什么,“容妃娘娘的醫案,會不會還有別的線索?”“母妃的事,或許就這樣吧。
”李承恩的聲音軟了些,“皇祖母雖錯,終究是先帝的皇后,父皇的嫡母。
揪出叛黨,保住國本,就夠了。
”他看著她,“你救駕有功,父皇定會重賞你。
”左憶搖頭:“我不求賞賜,只求將容妃醫案入藏太醫院,讓后世醫者知曉斷魂草之毒。
還有,濟世堂想請旨公開萬華珠的解毒之法,讓尋常百姓也能用上。
”李承恩笑了:“我替你稟明父皇。
”兩人走到太廟門口,晨光穿過朱紅門扉,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影。
左憶忽然想起春祭時他擋在皇帝身前的背影,想起他連夜磨光滑的銀護指,想起他望著她時,比晨光還暖的眼神。
藥箱里的艾草香,混著遠處傳來的桂花香,去年的桂花竟還留著點余味,忽然變得有些甜,像浸了蜜的甘草。
“我該回濟世堂了。
”左憶抬頭,撞進他眼底的光里,那光比春祭的晨光還暖,比萬華珠的水光還亮,像藏了整片星空。
她忽然有些慌亂,轉身要走,卻被他叫住。
“左憶。
”李承恩的聲音很輕,“春祭過后,桂花開時,我再請你去東宮喝桂花茶。
”左憶的腳步頓了頓,沒回頭,只輕輕“嗯”了一聲,快步消失在宮道盡頭。
濟世堂的藥香,在午后的陽光里漫得很遠。
左憶將容妃的醫案仔細包好,準備送往太醫院,小石頭卻捧著個錦盒跑進來,臉上紅撲撲的:“姑娘!太子殿下讓人送這個來,說是謝你春祭救駕的!”錦盒打開,里面不是金銀,而是支銀簪,簪頭雕著株蘭草,針腳竟是用銀線一點點攢的,像極了他送的那個蘭草布包。
簪尾刻著個極小的“憶”字,與暖手爐底的字如出一轍。
左憶捏著銀簪,忽然笑了。
嘴角的梨渦里,像盛了清晨的露,甜得恰到好處。
她摸著簪尾的“憶”字,指尖微微發燙,心里那點說不清的漣漪,像被春風吹過的湖面,漾得越來越寬。
或許,陳嬤嬤說得對。
或許,他對她,真的不止是盟友。
窗外的陽光,透過雕花木窗,在她發間投下細碎的金斑,像極了初遇那天。
只是這一次,藥香里藏著的,不止是草木的清苦,還有點說不清的甜,像要漫進心里,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