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憶跟著李承恩穿過月華門,見守在偏殿門口的侍衛對李承恩躬身行禮,眼神卻在左憶身上多停留了片刻——那是太后的人,在傳遞消息。
偏殿里果然有座青銅燭臺,高七尺有余,底座的纏枝蓮紋被歲月磨得發亮。
李承恩繞到燭臺后,指尖在蓮紋的第三片花瓣上按了按,只聽“咔噠”一聲輕響,底座彈開個暗格,里面放著個錦盒,大小正好能放進長命鎖。
左憶剛要伸手去拿,就聽殿外傳來腳步聲,是云袖的聲音:“太后娘娘說夜深露重,讓殿下早些歇息,偏殿陰冷,恐傷了身子。
”李承恩沒回頭,對左憶使了個眼色。
左憶會意,指尖在袖袋里捻了點迷迭香粉末,趁著云袖推門的瞬間,輕輕一吹。
云袖的腳步頓了頓,眼神有些發直。
李承恩已將錦盒揣進懷里,轉身笑道:“有勞云袖姑姑轉告皇祖母,我只是來看看母妃當年用過的燭臺,這就回東宮。
”云袖張了張嘴,想說什么,卻只點了點頭,轉身時腳步有些踉蹌。
左憶看著她的背影消失在回廊,忽然明白——迷迭香只能讓人短暫失神,她是故意配合。
“她是容妃的陪嫁丫鬟。
”李承恩的聲音在身后響起,“當年容妃將她送給太后,說是‘替我在您身邊盡孝’。
”他打開錦盒,里面是本藍布封皮的藥書,扉頁上寫著“嶺南藥錄”。
左憶翻到最后一頁,見里面夾著張字條,是容妃的字跡:“牽機引需以‘斷腸草’為引,此草唯嶺南李氏能培育。
柳良娣之死,非太后所為,乃李珩外祖家自導自演,欲嫁禍太后,奪撫養權。
”兩人同時看向對方,眼里都是震驚。
原來柳良娣是被自己娘家毒死的?那容妃的死呢?“藥書里還夾著這個。
”李承恩從書里抽出張藥方,上面寫著“寧心丸”的配方,右下角有行小字,“余毒需以坤寧宮藏紅花解之,切記,非太后發髻中的‘紫雪’。
”左憶的指尖一顫。
太后說的“醒神草”是假的,真正的解藥是藏紅花?而陳嬤嬤的字條里,“紫雪”二字正好被撕碎的邊緣蓋住。
“看來,有人不想讓我們知道真相。
”李承恩將藥方折起來,塞進錦盒,“容妃當年定是發現了柳家的秘密,才被滅口。
而阿蓮……”他的話沒說完,就見周縣令急匆匆跑進來,臉色慘白:“殿下,不好了!阿蓮姑娘在別院被擄走了!”左憶的心猛地一沉。
是李珩的人?還是太后的后手?她忽然想起蘇伯袖口的牽機引粉末,想起云袖踉蹌的腳步,一個更可怕的念頭浮上來——有人想讓阿蓮死,而且要讓她死在“牽機引”下,死在李承恩和左憶找到真相的這一刻。
李承恩的臉色瞬間冷如冰霜,握著錦盒的手青筋暴起:“追!”夜風卷著槐花落了滿地,像鋪了層碎雪。
左憶跟著李承恩沖出偏殿,見周縣令帶來的侍衛已備好馬匹,馬鞍上的銅鈴在夜色里晃出急促的響。
她忽然握緊了腰間的短刀——那是從破廟帶回的剔骨刀,刀鞘上的“陳”字在月光下泛著冷光。
這場圍繞著血脈和真相的博弈,終于要見血了。
而她和李承恩,還有那個還不知道自己是棋子的阿蓮,都已沒有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