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嬤嬤的尸體被悄悄運走的第三日,宮里開始流傳一種說法:陳嬤嬤是畏罪自戕,死前偷了太后不少珍寶,都藏在了西市的破廟里。
左憶給太后煎藥時,聽見殿外的宮女們竊竊私語,說三皇子的人已經去破廟搜了三回,連地磚都撬起來了,卻什么都沒找到。
“一群蠢貨。
”太后放下茶盞,語氣里帶著不屑,“陳嬤嬤跟著我三十年,什么珍寶沒見過?會稀罕那點東西?”左憶垂著眼,手里的藥杵在石臼里慢慢碾著茯苓。
她知道,這說法是李承恩放出去的,目的是攪亂視線,讓所有人都以為陳嬤嬤的死只是貪腐案,沒人再去深究她的真正死因。
“娘娘英明。
”她輕聲應和,將碾好的茯苓粉篩進瓷碗。
太后看了她一眼:“你似乎對這些事不感興趣?”“奴婢只關心太后娘娘的身子。
”左憶把藥粉倒進砂鍋,“今日的方子加了點芡實,能健脾,娘娘近日總說胃口不好。
”太后沒說話,只是看著砂鍋里翻滾的藥汁,目光沉沉的。
過了半晌,她忽然道:“明日是容妃的忌日,你替我去趟安陵寺,燒柱香。
”左憶的手頓了頓。
容妃?“是。
”她應著,心里卻打起了算盤。
太后讓她去祭拜容妃,是單純的吩咐,還是想借此試探什么?“安陵寺的慧能大師,是看著容妃長大的。
”太后補充道,“你順便帶些點心過去,替我問聲好。
”左憶的心跳漏了一拍。
慧能大師?看著容妃長大?這難道是李承恩說的“線索”?“奴婢記下了。
”她低下頭,掩去眼底的光亮。
第二日清晨,左憶帶著點心匣子,坐著宮里的小馬車往安陵寺去。
車窗外的街景飛速倒退,她卻在腦子里反復琢磨——太后不可能不知道慧能大師與容妃的關系,讓她去見這位大師,分明是有意無意地遞來一把鑰匙,至于這鑰匙能打開什么鎖,全看她怎么用。
安陵寺建在半山腰,紅墻掩映在蒼翠的松柏間,遠遠就能聽見鐘聲,渾厚得像能滌蕩人心。
左憶剛走到山門口,就見一個老和尚迎了出來,穿著洗得發白的僧袍,手里拄著根竹杖,正是慧能大師。
“左姑娘,貧尼等候多時了。
”老和尚的聲音溫和,眼神卻銳利得像能看透人心。
左憶躬身行禮:“大師安好,姑母讓我來給容妃娘娘上香,順便送些點心。
”慧能大師領著她往里走,穿過香火繚繞的大殿,來到后院的禪房。
禪房里陳設簡單,只有一張桌,兩把椅,墻上掛著幅達摩像。
“太后近來可好?”他給她倒了杯茶,茶湯清冽,帶著股松針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