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野參燉湯的那日,天陰得厲害。
左憶凌晨就起了身,在藥房里擺弄那支長白山野參。
參須上的泥已被仔細洗去,露出黃白色的肌理,湊近了聞,除了本身的土腥氣,那股淡淡的杏仁味更明顯了——李珩的人果然在參根處抹了寧心丸的粉末,不細看根本發現不了。
“姑娘,太醫院的劉院判來了,說奉了太子殿下的令,來查驗新到的藥材。
”小桃掀簾進來,手里捧著個青瓷盤,里面放著剛碾好的藥粉。
左憶將野參放進砂鍋里,抬頭道:“讓他在偏殿稍等,我這湯快好了。
”小桃應著退下,左憶卻盯著砂鍋出神。
李承恩說的“恰好”,原來是讓太醫院的人來“查驗藥材”,時機掐得正好——等會兒湯燉好,劉院判“無意”間發現參有問題,既能揭穿李珩的手腳,又能保全她這個“不知情”的煎藥人。
可太后真的會信嗎?她往砂鍋里添了片生姜,姜片落在湯里,漾開一圈圈漣漪。
太后那樣的人,怕是早就猜到這出戲有貓膩,只是要看誰能借著這出戲,給對方致命一擊。
湯燉到近午時,終于熬出了濃白的湯色。
左憶用銀勺舀了點,放在鼻尖聞了聞——參香混著藥味,聞不出異樣。
她又取出銀針,在湯里攪了攪,針尖依舊亮得刺眼。
寧心丸的毒,本就查不出銀變。
“姑娘,太后娘娘讓你把湯送過去了。
”云袖走進來,見她對著砂鍋發呆,輕聲道,“劉院判還在偏殿等著呢,要不要讓他先看看?”左憶蓋上砂鍋蓋:“不必。
”她要的就是當眾揭穿,在太后眼皮子底下,讓所有人都看見李珩的“孝心”里藏著什么。
捧著砂鍋走進正殿時,太后正和李珩說話。
李珩穿著件月白錦袍,手里捏著串佛珠,笑得溫和:“皇祖母近日總說乏力,這野參是兒臣托人從長白山尋來的,據說能補元氣,您可得多喝些。
”太后笑了笑,目光落在左憶手里的砂鍋上:“憶兒把湯燉好了?”“是,燉了三個時辰。
”左憶將砂鍋放在桌上,剛要開蓋,殿外忽然傳來太監的唱喏:“太醫院劉院判求見——”李珩的笑容僵了一瞬,飛快地瞥了左憶一眼,眼里閃過絲警惕。
太后揚聲道:“進來吧。
”劉院判提著藥箱走進來,對著太后行了禮,又朝李珩拱了拱手,最后目光落在桌上的砂鍋上:“回娘娘,太子殿下今早聽聞三殿下送了野參來,擔心藥材品性,特意讓老臣來查驗一番。
”李珩的臉色沉了沉:“兄長倒是有心,只是這參是我親自驗過的,劉院判未免太小題大做了。
”“三殿下恕罪,”劉院判躬身道,“太子殿下說,近日宮中藥品雜多,不得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