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剛要伸手去拿,忽然瞥見缸底有個暗格,摸出個油紙包,里面是本薄薄的冊子,封面寫著“熏草秘錄”,末頁竟有趙謙的簽名,旁邊還畫著個小小的“柳”字印章。
“還有這個。
”李承恩從缸后拖出個木箱,打開來,是疊泛黃的信箋,都是趙謙與蘇墨的往來,其中一封寫著:“容妃之事已了,然‘那位’恐不放心,需尋個由頭,讓太子也‘沾點’斷魂草的氣……”“想害你?”左憶指尖猛地收緊,信紙被捏出褶皺。
“是想讓我步容妃的后塵。
”李承恩聲音發(fā)沉,“他們怕我查舊案,竟想故技重施。
”忽然聽得暖房外傳來腳步聲,伴著個蒼老的咳嗽:“蘇先生說的藥,可藏好了?”是趙謙的聲音。
左憶與李承恩對視一眼,迅速躲進盆栽后的陰影里。
趙謙拄著拐杖進來,直奔黑陶缸,掀開錫蓋時,臉色驟變——里面的斷魂草少了半缸。
“不好!”他轉(zhuǎn)身就想往密道跑,左憶卻從陰影里走出,手里舉著那本“熏草秘錄”:“趙大人,何必急著走?”趙謙見了冊子,腿一軟跪在地上,拐杖“哐當”落地:“是蘇墨!都是他逼我的!”“逼你藏斷魂草,還是逼你挖密道?”左憶步步緊逼,“還是逼你在太子的茶里,摻熏過的草末?”她指的是前日李承恩府里搜出的茶葉,里面確實摻了點斷魂草碎末,當時只當是意外。
趙謙的臉瞬間慘白如紙。
恰在此時,侍衛(wèi)破門而入,將趙謙按住。
左憶翻看那些信箋,忽然在最后一頁發(fā)現(xiàn)個火漆印,不是柳家的,也不是趙家的,而是個極淡的“秦”字。
“秦?”她抬頭看向李承恩。
他道:“是鎮(zhèn)守北疆的秦將軍,他是先皇舊部,與柳家素無往來。
”李承恩接過信箋,指尖撫過“秦”字火漆:“上月秦將軍遞了奏折,說邊境不穩(wěn),求調(diào)三萬糧草——糧草由戶部掌管,柳成恰是管糧草的主事。
”“糧草換庇護。
”左憶瞬間理清頭緒,“秦將軍用邊境糧草幫柳黨殘余轉(zhuǎn)移,柳黨則幫他在京城安插眼線。
”她將信箋折好塞進袖中,“趙謙只是個幌子,真正的后手在北疆。
”正說著,外面?zhèn)鱽硎绦l(wèi)的急報:“殿下!蘇墨在城外破廟被發(fā)現(xiàn),自盡了!”左憶與李承恩趕到破廟時,蘇墨已倒在香案前,嘴角淌著黑血,手里還攥著半封未寫完的信,墨跡淋漓:“秦將軍……斷魂草已送北疆……太子若查……”“他在給秦將軍報信。
”左憶蹲下身,用銀簪撥開他的手指,見信尾還有個“藥”字,“是說斷魂草已送去北疆?”李承恩看著蘇墨的尸體,忽然道:“他的指甲縫里有朱砂。
”左憶湊近一看,果然在指甲深處發(fā)現(xiàn)點朱砂粉末,與太醫(yī)院調(diào)安神方的朱砂色澤一致:“是他殺。
有人用他常配的安神方下毒,讓他看起來像自盡。
”她忽然想起什么,翻找蘇墨的袖袋,摸出個小小的油紙包,里面是些深紫色的粉末,“是熏制斷魂草的粉末,比暖房里的更純——這才是他們真正要用的毒。
”“北疆……”李承恩的聲音沉得像冰,“秦將軍要毒殺的,怕是來查糧草的欽差。
”左憶將粉末收好,指尖在破廟的香案上一抹,沾了些香灰:“蘇墨死前在香案上寫過字。
”她用袖子擦去香灰,果然露出淺淺的刻痕,是個“三”字,“初三?明日就是初三,欽差初三啟程去北疆。
”“來不及了。
”李承恩立刻轉(zhuǎn)身,“我去調(diào)兵,攔下欽差的隊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