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成?”李承恩湊過來看,眉頭瞬間皺起,“是柳太傅的遠房侄子,在戶部當主事。
”左憶把紙條收好:“柳家倒臺后,柳成沒被牽連,還在戶部待著。
周掌柜手里的賬冊,說不定就記著他的事。
”她忽然想起中秋宮宴上扳倒柳家的事,柳家殘余的勢力,竟還敢在京城里動手。
臥房的窗欞是木制的,插銷有些松動,左憶伸手推了推,窗戶竟“吱呀”一聲開了。
窗外是條窄巷,巷子里堆著些雜物,墻角有串新鮮的腳印,印在薄霜上,是靴子的紋路,鞋碼很大,不像是周掌柜的。
“兇手是從這里逃走的。
”左憶指著腳印,“腳印很深,說明他當時帶著重東西——可能就是那些賬冊。
”李承恩讓人去巷子里追查腳印,自己則陪著左憶在臥房里繼續查。
左憶蹲在床腳,忽然發現床板的縫隙里,卡著半枚玉佩。
玉佩是白玉的,上面刻著個“成”字,邊角處有個缺口,像是被人用力掰斷的。
“是柳成的。
”李承恩拿起玉佩,指尖捏得發白,“柳家的子弟,都愛在玉佩上刻自己的名字。
”左憶默默將目光投向李承恩腰間的玉佩。
李承恩輕咳兩聲道:“我母妃和柳家舊主母關系不錯”這左憶倒知道。
……證據漸漸串了起來:柳成怕周掌柜手里的賬冊暴露自己,便借著取官服的由頭,用砒霜毒殺了他,拿走賬冊,從后窗逃走時,不小心磕壞了玉佩,還在綢緞上留下了灰鼠皮的絨毛。
左憶把所有證物收好,見日頭已過正午,便說:“可以回去了,剩下的,交給大理寺就行了。
”李承恩卻忽然拉住她的手腕。
他的手指有些涼,觸到她的皮膚時,她下意識地想掙開,卻聽見他低聲道:“地上涼,我拉你起來。
”他的掌心很暖,帶著點淡淡的墨香——想來是常握筆的緣故。
左憶被他拉起來時,踉蹌了一下,差點撞到他懷里,慌忙站穩了。
“多謝殿下。
”她往后退了半步,拉開距離,低頭整理藥箱,卻沒瞧見李承恩望著她的手腕,那里還留著他指尖的溫度,像燙了個印子。
回程的馬車里,左憶把證物分類放好,李承恩則在一旁看她寫驗尸記錄。
她的字跡依舊利落,只是在寫“灰鼠皮絨毛”時,筆尖頓了頓,像是想起了什么,隨即又接著寫下去。
“柳成那邊,我會讓人盯著。
”李承恩忽然說,“你不必擔心,他翻不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