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崔邕趕著大車,送銀寶回娘家,在石溝屯村口遇到一群說閑話的婦人,其中就有張大娘。
其他人過后就把這件事給忘了,聽聞崔邕還在托媒人說媳婦兒,就尋思著那日的小娘子怕不是個正經(jīng)人,眾人都懼怕崔邕的名聲,也不敢說崔邕的閑話。
張大娘卻記著這件事,還問過小玥,小玥只說是她姨,張大娘再問不出別的來了。
那日銀寶低著頭,張大娘也沒看仔細臉,只覺得面前的小娘子很像崔邕那日帶著的小娘子,就多嘴問了一句。
銀寶心虛,被張大娘這么一問,越發(fā)慌張。
好在周遭沒啥人,她不怕叫人知道。
“大娘,你認錯人了,我婆家是壩上村的。”
被張大娘一打岔,銀寶就不好再去崔家,只得拎著豬肉往自家走。
經(jīng)過村口的土地廟,看見小黑子一行人還沒走,銀寶便知道劉香秀的活兒還沒干完。
她沒做停留,回家先和面剁餡兒,捏了四十個餃子,剩下的做包子。
等把包子蒸熟,又燒上了熱水,銀寶才提著做好的包子,去了村口的土地廟。
“二狗哥,這兩日你們辛苦了,我做了點包子,你拿去跟大伙分一分,一人倆包子,大家可都別嫌棄。”
大肉包子香噴噴,誰會嫌棄?
眾人都樂呵呵地過來吃包子,對銀寶自然贊不絕口。
剛燒好水,正忍著惡心給徐翠花清理臟污的劉香秀,見眾人都在夸銀寶,氣得咬牙切齒。
“周銀寶,你憑啥拿我們家的錢,請一群漢子吃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