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感動中尋找力量
牢房內(nèi),光線昏沉。
李沉舟氣息沉凝,拳架展開,骨節(jié)微響如細砂流動,巴立明偶爾指點一句。
拳勢流轉間,李沉舟察覺了異樣。
虎形通神術,根植于內(nèi)勁,把肌肉熬煉至頂峰,繼而內(nèi)勁滋生,催發(fā)二次蛻變,突破人體藩籬。再到宗師之境,又可以繼續(xù)變強。
龍蛇的形意,則是另一條路。
“外磨筋骨皮,內(nèi)養(yǎng)一口氣。”巴立明的聲音不高,卻字字珠璣。
肌肉蠻力,在此界中并非根本,力量源于千錘百煉的骨,柔韌如龍筋的膜。
那些形銷骨立的老拳師,心意一動,筋骨齊鳴如悶雷,殺伐之力不減壯年,無內(nèi)勁之說。
所謂的暗勁、化勁,是對自身氣血、筋骨、精神的入微掌控與極致運用,最終求的是打破虛空,見神不壞。
“同是形意,天地不同,路便不同。”李沉舟心中了然,波瀾不驚。諸天萬界,力量之道自然千差萬別。
“兩法皆有其道。”
每日破曉,牢房便是論拳之地。
巴立明不多言,或站或坐,演示太極之纏、八卦之變、洪拳之剛,動作簡樸,勁力流轉卻深藏玄機。
李沉舟靜觀,默記,拳架隨之微調(diào),融入自身理解。
他嘗試將虎形通神術滋養(yǎng)的理念,化入龍蛇筋骨熬煉的法門。演練時,骨節(jié)爆響依舊剛猛,皮膜下卻隱隱多了一分溫潤流轉之意
巴立明目光如電,偶爾在李沉舟勁力轉換的微妙處停留一瞬,微微頷首,也大有收獲。
兩人都沉浸于融合兩種不同的拳道,兩股拳理,虎形通神術滋養(yǎng)、龍蛇的掌控,在他們意念深處交匯、碰撞,悄融。
墻角石縫,青苔蔓延又褪色。
這日,李沉舟在方寸之地走八卦掌。
步法依舊簡練,掌勢翻飛,巴立明負手而立,靜靜看著。
待李沉舟收勢,他才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