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后,蘇錦繡回到了這座邊陲小鎮(zhèn)。
火紅色的轎跑駛進黑色的柏油路,兩側(cè)如畫般的油田令人心曠神怡,盡管整個小鎮(zhèn)已經(jīng)模樣大變,但蘇錦繡還是第一時間認出自己的家。
這得益于家門口的那顆老樟樹。
當汽車停下時,樹下正在下棋的一群老人齊齊抬頭。
看見蘇錦繡,紛紛朝著其中一名發(fā)須皆白的老者大喊:“老蘇頭,好像是你孫女,你孫女回來了!”
“哪呢?哪呢?”
蘇老頭似乎有些耳背。
但一聽見孫女消息,立刻站了起來,目光落在了蘇錦繡身上,渾濁的雙眼頓時有些濕潤,滿是深情呼喚著:“繡丫頭!”
“爺爺!”
蘇錦繡再也壓抑不住這些年的委屈,撲進爺爺懷中哭了起來。
其他人見狀也沒打擾爺孫倆敘舊。
痛哭一場后,蘇錦繡將行李搬回了家中,同時有些好奇家鄉(xiāng)短短三年,居然變化如此之大。
談起這個,蘇爺爺開懷大笑。
老人家拿著煙桿,往壺嘴處塞著煙沫子,感慨說道:“那可不,國家撥款修了進村里的路。沒多久,就有一個大老板說要在這里投資。”
“在這投資?”
蘇錦繡有些驚訝。
在許家的三年,她除了照顧許山河之外,可是自學許多金融知識,尤其是有許母親自教導,她的眼光可不差。
這座小鎮(zhèn)完全沒有太大的投資價值。
聽出孫女口中的疑惑,蘇爺爺也附和道:“誰說不是呢,大家伙都覺得那大老板只是耍耍而已,沒想到是下了血本的。不僅僅在村子里建造了各種娛樂設施,還搞了好多項目,但都不怎么掙錢。”
“但不得不說,那個老板,應該是個好人。”
在村里人的質(zhì)樸觀念中,能夠讓他們生活變好的,自然就是好人。
沒交談多久,門外忽然響起敲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