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鎮上?”
崔樂安的眼睛瞬間就像被點亮的星星,唰地一下就亮了!
來了這么多天,她的活動范圍基本就是莊子內外,最遠就是上次撿柴火的山腳。
原主的記憶里關于鎮上的印象也是模糊稀少,僅限于“很遠”、“很多人”。
她對古代的集市充記了無限的好奇和向往!
“去!當然去!”
她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立刻點頭如搗蒜,臉上是抑制不住的興奮。
“太好了!”
趙秀見她答應,也很高興有伴,拍手笑道,“那咱們可說好了,后天一早,雞叫第二遍我就來叫你!咱們得早點去,不然好東西都被挑光了!”
“嗯嗯!一定!”
崔樂安用力點頭,隨即想起關鍵問題,摸了摸空蕩蕩的袖袋。
“那個……秀兒姐,去鎮上買東西,得有錢吧?”她記得原主好像沒什么私房錢,李嬤嬤也過得緊巴巴。
趙秀一愣,拍了拍自已的腦袋:
“瞧我,光顧著高興了!是該帶些錢。你去問問李嬤嬤,看能拿多少。其實也不用買太多,就買些必須的就好,集市上東西多,看看也熱鬧!”
崔樂安轉身回屋去找李嬤嬤。
李嬤嬤一聽要去鎮上買年貨,臉上先是露出一絲期盼的喜色,隨即又迅速被愁容覆蓋。
她在懷里摸索了半天,又走到炕邊,從枕頭底下拿出一個上了鎖的小小舊木匣子,用掛在脖子上的鑰匙打開,在里面翻了又翻,最后才顫巍巍地拿出一個洗得發白、邊緣都磨破了的舊錢袋。
她將錢袋里的東西倒在桌上,是幾十枚磨得發亮的銅錢。
她仔仔細細地、一枚一枚地數了兩遍,手指因為常年勞作而顯得粗糙開裂,數錢的動作卻異常小心翼翼。
一共五十文。
李嬤嬤將這寥寥幾十枚銅錢小心翼翼地捧到崔樂安面前,臉上帶著難以掩飾的窘迫、心酸和歉意,聲音都有些發顫:
“安姐兒……就、就這些了。你拿著,看著買點吧……買點紅紙寫對聯,圖個吉利……再買一小撮鹽,家里的快見底了……要是、要是還有余錢,就買一小塊最便宜的糖塊……甜甜嘴……”她的聲音越說越低,幾乎要埋進胸口,仿佛拿出這點錢讓她無比難堪。
崔樂安看著那寥寥幾十枚銅錢,再看看李嬤嬤身上打了好幾個補丁、顏色褪得幾乎看不出原本模樣的舊棉襖,看著她那雙因為寒冬和勞作而布記凍瘡和老繭的手,心里猛地一酸,像是被一只無形的手緊緊攥住,又悶又疼。
這恐怕是老人家省吃儉用、摳摳搜搜攢了不知道多久的全部家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