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王重當初沒去姐姐的婚禮,或者說姐姐沒帶王重去逛滕王閣,那這個世界上豈不是要少了一篇巨著?
“原來這里面還有一個這么有趣的故事,那么王重同學,也有網友在問,為什么這篇文章要起一個序的名字呢?而不是直接叫滕王閣?”
“這個呀……”
王重腦筋急轉,隨即編道
“考試的時候作文標題本來是叫《滕王閣》的,但是寫著寫著發現卷子有點不太夠用,而且高考規定作文800字,我也擔心時間不夠,所以沒辦法只能斷章了,后面的就沒寫。然后才把名字改成《滕王閣序》的。”
這個回答簡直就是離了個大譜。
王重自己說的自己都不信。
但奈何這個借口實在太完美了,完美到找不到任何反駁的理由。
同時,這句話也成了網友抨擊高考使用最多的用語。
你看,人家王重,因為作文的卷子不夠,導致《滕王閣》這篇大作,只寫了一個開頭。讓文化界痛失一篇傳世文章。
你們高考該不該改革?
劉詩穎眼睛一亮,她雖然只是淺看了一遍《滕王閣序》,但是她特別喜歡里面的一句詞: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就仿佛為她量身打造的一樣,那種孤獨的美,深深地刺入了她自認為是少感婦女的自己心窩窩里。
“那你會在后面的日子里補齊《滕王閣》嗎?”
“那倒不會了。”
王重隨意的聳聳肩,
“我都要上大學了,怎么可能還去管高中東西啊。”
補齊是不可能補齊的,打死都不能。
就算王勃他老人家在世,怕是都不能在續寫出這么精彩的文章了吧。
“啊?不續寫了嗎?”
不光是劉詩穎懵了,直播間的觀眾也都懵了。
更蒙的是那些自詡文人墨客的騷士。
他們要是能寫出《滕王閣序》,憑著這《序》,他們一年續寫一篇,一輩子吃的飽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