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云瑤帶著采購部的兩位同志下了火車,時間還早,他們沒有立馬去找招待所休息,而是去了羊城這邊的機械廠。
傅云瑤這一次來的主要目的就是給廠子里購買一些新設備的,有的衣服想要生產出來,廠子里的那些老設備可不頂用。
設備是基礎,設備都跟不上的話,自然無法生產出來她想要的衣服。
來之前傅云瑤都讓廠子里的員工幫著查清楚了,她需要采購的設備得去羊城的哪個廠子購買。
之所以她還親自來一趟,主要是想親自磨一磨價格。
畢竟建廠初期,傅云瑤的資金還是比較緊張的。
所以這設備的價格上面,她是能省則省。
采購部這邊的同志以往都是和國有的企業打交道,定價都是按照規定的來的。
他們這些人沒什么相關的價格談判經驗,所以這會兒也只能傅云瑤親自來。
當然,還有一點,傅云瑤想要親自看看這一批設備來把關一下。
萬一設備的質量不行,她只能重新換供貨商。
傅云瑤這一次到的羊城一家機械廠不是國有單位,也是羊城這邊的民企。
對比內地城市,南方沿海城市的民企相對多不少。
首先是這邊的政策更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再就是這邊的外商投資比較多。
尤其是羊城靠著港城,改革開放之后,港城來內地首選的投資地方就是羊城和鵬城。
畢竟這兩個地方和港城離得比較近,一些生意上的事情需要處理的,離得近的情況下就得方便不少。
現在飛機還沒普及,要是這些港商到內地投資,有些地方沒直達的飛機,過去的話還是比較麻煩的。
傅云瑤到了這家機械廠之后,便找到了廠子里的負責人,提了自己需要的采購器械。
廠子的負責人先帶著傅云瑤看了機器,介紹了機器的效果,雙方才進行了價格的商談。
傅云瑤這一次采購的設備比較多,加起來算下來的話,得需要14萬八千塊。
對于這年代來說,十幾萬可不是一筆不小的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