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個猜測是真的,那就意味著,儒家之前對于‘仁’的解釋存在偏差。
對于宋濂這樣的大學者來說,影響有多大可想而知。
這也是馬鈺準備的殺手锏之一。
宋濂的反應也證明,他的準備生效了。
面對激動的宋濂,馬鈺肯定的道:“事關重大,我豈敢以此說笑。”
宋濂追問道:“銅器在哪?你家長輩在哪?快帶我去見他。”
看著失態的老師,朱標都被嚇了一跳,連忙說道:
“宋師請冷靜一下,這里是應天府大牢。”
“而且馬兄的長輩……皆已不在世間了。”
馬鈺適時露出一副悲傷的表情,說道: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那些銅器和長輩的研究結果,也都在戰火中不知所蹤了。”
宋濂如喪考妣,喃喃道:“怎么會這樣……怎么會這樣……”
馬鈺心中有些愧疚,別把這老頭給刺激瘋了,連忙說道:
“潛溪先生無需如此,事情還有補救的機會。”
宋濂眼睛猛的亮起,連忙追問道:“你知道銅器的下落?”
馬鈺搖搖頭,說道:“我也不知道銅器的下落,但在戰火降臨前,我家長輩找到了關于疑似殷商文字的線索。”
“什么?”這下不只是宋濂,就連朱標都驚呼出聲。
隔壁的馬皇后也差點喊出聲來。
殷商文字?我沒聽錯吧,這怎么可能?
現存最古老的書籍是《周易》,傳說為周文王所寫。
不論傳說是不是真的,都說明一件事情,我們能看到的書籍,成書時間最早的也就是西周時期。
西周之前的書籍是什么樣的?沒有人知道。
之前的文字是什么樣的?也同樣不知道。
人們對西周之前歷史的了解,全部來自于西周以后的人編寫的書籍。
如果馬鈺說的是真的,他家長輩發現了殷商文字,那對新生的大明來說,意義可就太重大了。
就這么說吧,不亞于找到了傳國玉璽。
只要想一想就知道,殷商文字已經消失數千年,為何不早不晚偏偏在大明創建后現世?
什么叫天命?這就是。
啥?你說他家長輩發現殷商文字的時候還是元朝?
來人,拖出去夷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