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皇城之下,沈川只看見她一身浩然之氣立于宮墻之外,與他印象中那名正義凜然,面對那些棄百姓于不顧的官員時挺身而出、仗義執言的韶華公主的身影重疊。
朱予柔緊盯著他的眼,似乎要從他眼中看出心思。
良久,朱予柔問道:“科舉案,到底是誰所為。
”她尚還存些僥幸,希望能親耳聽他說出真相。
可他避開她的視線,張了張口,終究未曾回答。
“沈川,我了解你,只要你不查到真相斷然不會放棄,所以,你一定查到了程敏背后那人,但是你不敢說,你惹不起他,好,你告知我,我不會怕他,將真相公之于眾,讓他受到應有的懲罰。
”沉默片刻,沈川才啞聲開口:“殿下,您想多了,科舉案確乃程敏一人所為,所貪錢財已然查封,與所查禮冊數目一致,可見他并未分贓,既如此,又哪來的同謀呢。
”“沈川,我不是傻子,你不必用這些話搪塞我,這些事若想隱瞞有的是辦法。
究竟為何你肯替他欺瞞,那人是誰。
”沈川默然,心中無比糾結,不知該不該將真相告知于她。
半晌,他嘆口氣,道:“殿下,科舉案絕非表面那么簡單。
此人能讓一任三品大員寧愿赴死,也不肯出賣他,可見其勢力遍布朝野。
若我說出此人,朝廷必然混亂,到時便不是幾位書生不能入朝的問題了,這件事的后果不是如今的晉朝能承擔的。
”“如今的晉朝?如今怎樣?你是覺得父皇近來越發不理朝政,就算知曉結果,為了朝政穩定,父皇也不會請三法司公正執法是嗎。
”沈川不答這話,朱予柔已從他的眼中看出了答案。
像是一直堅守的執念崩塌,在她心中,父皇勤政開明,沈川更是不畏強權,卻都在此事中選擇息事寧人,朱予柔眼中逐漸有什么東西漸漸熄滅。
不過瞬間,她又想好對策,開口道:“好,我不逼你,你不說,本宮自己去查,定會還我朝科考公正。
”見她執著至此,沈川眼底閃過一抹焦急:“殿下,您這又是何必呢,所有行賄的學子都已查明,他們不會進入朝堂,且陛下已經下令命幾位大學士重審考卷,那些有才學的考生可以正常入仕,這已算是最好的結局了。
若殿下執意要查,難保那人不會做出什么傷害學子的事情。
”他一口氣說的極快,像是這些話已在心中想過很多次。
“那你敢不敢保證,那人在以后的春闈中不再作偽。
”“殿下,科舉由朝中官員監管,便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公平。
”沈川垂眼,并不正面回答。
“持中守正,撫恤蒼生。
”朱予柔一字一頓道,“怎么,沈大人才入朝堂三年,便學會和光同塵了呢,當年您親口說的話這么快便忘了嗎。
就算懲處那人的后果嚴重,本宮也要折斷他的羽翼,若任由他胡作非為,這朝廷可還會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