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建反應過來,這是要先等風波平息之后,再讓昌建集團入場。
可這個過程當中,工程沒法停擺,總不能讓威海重工全權壟斷,需要中間一個緩沖的地帶,把這件事先過渡了。
市委的態度很明確,不保昌建集團,等著省委的監察組有調查結果后,再進行到下一步。
這個過程中,倘若市場的風向有變,這備用方案便會轉為主動方案。
市政工程就是如此,投標到手中的工程也只有承包權,但最終能不能入場,需要考量的因素太多了。
幸好昌建集團花的代價不算太大,可以利用這段時間緩沖的機會,正視自己的問題,加以改善。
兩項舊工程牽扯出來的利益鏈如此紛雜,昌建集團要是受其反噬,最終受益人一定是威海重工。
高書記說這么多,不過是為了警醒陸建,風向是會變的,急著站邊不是一件好事。
好茶得細品啊!
“高書記,我明白了。”
陸建起身,緩緩說道:“下午我會先跟進老碼頭那邊,您還有什么要交代的嗎?”
“看你自己吧。”
高書記沒有多說,將煙頭一掐,低頭整理起文件了。
陸建也不敢多問什么,輕手輕腳的離開了辦公室。
一開門,季雪茹就站在走廊上,見他一臉恍惚的走出來,立馬就往前湊了兩步。
“是不是要換一批人了?”
“嗯,市政工程那邊肯定是要換的,只是不知道涉及了多少人。”
陸建一邊走,一邊問道:“今年咱們市委有下馬過這么多官員嗎?”
“哎,你還不知道啊,敏感時期啊,舉報信一封一個準,要不然厲云早就大展拳腳了,何必著急忙慌的動用商務運作手段,來給自己轉正多加一些籌碼。”
季雪茹說到這里,又回頭看了一眼市委書記的辦公室。
“高書記老謀深算,但也沒想到今早會出現這么一條頭版頭條出來,恐怕肺都要氣炸了!”
“省委的人已經走了,那邊派來的監察組干部一定會在下午的時候入駐市委,從上到下開始整治,最難受的恐怕就是高書記了!”
發改委是高書記的班底,而市監局近乎于一半的人都涉及到了此次項目,囊括朱雯萱在內的許多文職都等著這次工程結束,能在年底的述職報告中增添一筆履歷。
現在如遭天劫,好事成了壞事,說不定也會淪為年初那批落馬官員的同等下場,成為履歷中不可磨滅的一道重要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