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它還是個孩子
那光芒的漣漪并非來自天空,而是源于大地。
整座城市仿佛一片倒懸的星海,每一扇窗,每一面玻璃幕墻,都成了一只窺探的瞳孔,瞳孔中倒映著同一個模糊而扭曲的影子。
然而,在這億萬道目光的注視下,沈默的房間卻是一片純粹的黑暗。
他靜坐在黑暗的中心,閉著雙眼,仿佛一座孤島,隔絕了外界洶涌的光潮。
他沒有去看窗外那詭異的城市奇景,甚至沒有去想。
他的全部心神,都集中在眼瞼之下,那片名為“視網膜”的戰場上。
那個熟悉的倒影,那個在火場鏡中出現的“教師”,正靜靜地懸浮在他的視覺中樞,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微笑,凝視著他。
這一次,沈默沒有試圖驅散它,也未曾移開自己的精神焦點。
他選擇了直面。
“我是沈默。”
他在腦海中,用自己最清晰、最沉穩的聲音,默念出第一句錨定語。
隨著話音落下,一個具體的形象開始構建:一雙戴著藍色無菌手套的手,正精準地握著解剖刀,刀鋒劃過冰冷的金屬托盤,發出清脆的聲響。
那是他的手,在市局法醫中心的解剖臺上。
“我沒有在火場。”
第二句錨定語響起。
腦海中的畫面隨之切換。
高大的白色書寫板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邏輯推導公式和分子結構式,墨跡未干。
一支黑色的記號筆被他隨手放在板槽上,滾落了半圈。
那是他的實驗室,他推導出石碑殘響能量模型的戰場。
“我不曾被遺忘。”
第三句。
畫面溫柔下來。
童年家中那間老舊書房,空氣中彌漫著舊紙和桃花心木的味道。
陽光透過百葉窗,在巨大的木質書架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他還是個孩子,正踮著腳,試圖去夠最高一層的一本天文學圖冊。
一遍,又一遍。
解剖臺前執刀的手、實驗室白板上的推導公式、童年家中書房的木質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