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展記錄里沒有它的入庫信息。“蘇晚螢翻著平板電腦,發(fā)梢掃過展柜邊緣,“監(jiān)控顯示凌晨一點十七分,展柜濕度驟升到78%,但展廳總控顯示始終是41%。“她的指尖點在水珠排列的“回“字上,“它在復制自己的痕跡,就像。。。。。。“
第七十一章-同類
“在找同類。“沈默接過話,目光落在1943年的情書上——信封口同樣沒有郵戳,收信人地址只寫了“上海霞飛路轉(zhuǎn)角的梧桐樹“。
他突然想起老張說過的話:“有些信不是要寄,是要等。“
林導的實驗室飄著福爾馬林混著松節(jié)油的氣味。
他舉著顯微鏡載玻片,鏡片后的眼睛亮得反常:“看這個纖維素纖維,“他用鑷子敲了敲玻片邊緣,“和第68章那封'心跳信封'的纖維走向完全一致。“電腦屏幕上,空氣流動模擬圖正在旋轉(zhuǎn),黃色光帶追著信紙移動軌跡:“它膨脹時吸入空氣,收縮時排出,像肺。“他突然壓低聲音,“老沈,這不是紙在動,是。。。。。。執(zhí)念在生長。“
沈默的后頸泛起一層薄汗。
他想起昨夜夢里反復撕扯的白紙,碎屑落在枕頭邊,清晨竟真的在床單上找到半片——邊緣毛糙,和展柜里那封信的卷角弧度完全吻合。
解剖室的恒溫培養(yǎng)箱發(fā)出“叮“的輕響時,暮色正漫過百葉窗。
沈默戴著防割手套,將母親的鋼筆浸入顯影液,筆尖溝槽里浮出極細的反寫壓痕,像用指甲在紙背用力書寫留下的印子:“你不回,我就一直寫。“
他換了支空筆管,注入蒸餾水,放進模擬人體37℃的培養(yǎng)箱。
三小時后,透明水體里浮出淡金色螺旋——起筆、頓筆、收鋒,和母親寫“晚“字時的運筆軌跡分毫不差。
“它不需要手,只需要'書寫環(huán)境'。“沈默對著電話說,目光掃過窗外漸沉的暮色,“從現(xiàn)在起,所有存放私密信件的抽屜、鎖著舊物的木箱、甚至寫日記的書桌。。。。。。都是它的巢。“
博物館的射燈在此時調(diào)暗,展柜里的信緩緩卷曲邊緣,像一只悄然閉合的眼。
門鈴聲響起時,沈默正將培養(yǎng)箱數(shù)據(jù)錄入筆記本。
透過貓眼,陳姨的身影有些模糊,她懷里抱著個桐木盒子,盒蓋邊緣沾著舊年的糨糊痕跡。
“小沈啊,“她的聲音隔著門板傳來,帶著點沙啞的哽咽,“這是你媽臨走前塞在床底的。。。。。。她說。。。。。。“
沈默的手搭在門把上,指節(jié)微微發(fā)顫。
桐木盒的木紋在門縫里投下陰影,像一封未拆的信,正靜靜等待被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