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他不是鬼
沈默眼中的血絲比顯示器上的代碼還要密集。
他將所有數據——現場勘測、死者尸檢、材料分析、濕度變化——匯集成一個龐大的邏輯模型,在常人看來混亂無序的節點之間,一條冰冷的線索正逐漸清晰。
他敲下最后一個字,一份名為《關于M8313樓梯事件的非物理性致死機制分析報告》的文檔在屏幕中央生成。
報告的核心,是他大膽提出的“殘響三要素”理論。
第一,介質。
特定物質,如M8313樓梯所用的受潮木材,能夠像磁帶一樣記錄下強烈的情緒或事件,成為記憶的載體。
第二,執念。
一段未被外界承認、被強行中斷的強烈意愿,比如一次未能完成的死亡,會固化為一種近乎物理規則的存在。
第三,觸發條件。
當環境滿足特定要素,例如M8313樓梯的高濕度和踏上第十三級臺階這個儀式性的動作,就會激活介質中承載的執念,重現那個被中斷的瞬間。
他將這份傾注了心血的報告匿名發送至市應急管理局與建筑安全協會的公共郵箱,郵件末尾附上了一句冷靜而克制的附言:“這不是超自然現象,而是尚未被命名的自然現象。”
回應寥寥。
大部分收件人將這封郵件歸入了垃圾箱,視作某個瘋子的臆想或惡作劇。
然而,三天后,一封加密回信悄然抵達。
發件人是建筑安全協會的一名高級監察員,信中內容簡短卻令人不寒而栗:“我們無法證實你的理論,但我們最近收到了七起類似的投訴,不止樓梯……還有電梯、天橋,甚至老式住宅樓的陽臺欄桿。”
與此同時,蘇晚螢正在市博物館的庫房里整理一批新近的社會捐贈舊物。
她的指尖拂過蒙塵的箱子,最終停在一頂泛黃的塑料安全帽上。
帽子側面印著已經斑駁的“宏遠建筑公司”字樣,生產日期赫然是1983年。
出于職業習慣,她戴上乳膠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開安全帽的內襯。
一張被汗水浸透又風干的紙片從中滑落,是半張被撕毀的驗收單,上面的字跡剛勁有力,與她在檔案中見過的宏遠公司項目總監趙明遠的筆跡一模一樣。
就在她戴著手套的指尖觸碰到那半張驗收單的瞬間,一股強烈的眩暈感猛地攫住了她。
眼前的一切都褪去了色彩,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漆黑。
耳邊是滂沱的雨聲,冰冷的雨水仿佛正順著她的脖頸流下。
一個年輕男人的哭喊聲在空曠的倉庫里回蕩,絕望而凄厲。
她感覺自己仿佛跪在冰冷的水泥地上,視線只能看到一扇緊閉的倉庫大門,門縫底下,三雙沾滿泥水的工鞋一閃而過,隨即消失在黑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