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默點頭,推開門。
心電監護儀的綠線平緩得詭異,吳奶奶的臉像蒙了層白紗,眼尾的霜花正沿著皺紋往太陽穴蔓延。
他戴上橡膠手套,輕輕掀開老人的衣袖——小臂上的冰晶呈放射狀展開,和解剖臺上那些死者的傷痕一模一樣。
“代謝率下降37%。“主治醫生指著監測儀,“就像身體自己決定要冬眠。“
沈默的指甲掐進掌心。
他想起下午在辦公室分析的病例:第八到第十四例患者,就診時都說“看了報道,想去替當年的人道個歉“。
他們的霜花起始點都在心臟位置,和1982年那起溺亡案死者的傷痕軌跡完全重合。
“它不是要懲罰。“他突然開口,聲音驚醒了趴在床邊打盹的護工,“它要的是'被理解'。“
主治醫生愣住:“什么?“
“殘響。“沈默望著窗外漸暗的天色,博物館的穹頂在暮色里泛著冷光,“當年那個孩子在冰水里掙扎時,最強烈的執念不是怨恨,是'你們為什么看不見我的痛苦'。
現在我們越想贖罪,越在重復當年的'看不見'——我們看見的是自己的愧疚,不是她的恐懼。“
手機在口袋里震動,是小吳的消息:“信息對沖策略生效了!
《那塊冰里沒有救贖》被轉了兩萬次,'我想看看那塊冰'話題熱度降了12%。
剛有個觀眾在展廳外的展板前哭完就走了,沒進去。“
沈默盯著屏幕上的數據分析圖,藍色的熱度曲線終于出現向下的拐點。
可病房里,吳奶奶的霜花還在蔓延,像朵開在皮膚上的冰蓮花。
“陸館長說,冰芯展要加到下周末。“主治醫生翻著病歷,“說是觀眾反饋'太有教育意義了'。“
沈默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袖口的紐扣——那是他解剖時用來固定思路的小動作。
他想起蘇晚螢發來的照片:吳奶奶家的銅手爐里,未燃盡的炭塊還在發紅,爐壁上的霜卻比煤爐還冷。
“幫我調份資料。“他突然對主治醫生說,“小冰——就是1982年溺亡的那個女孩,十年來的私人氣象記錄。“
醫生挑眉:“一個小女孩的氣象記錄?“
“她父親是氣象站觀測員。“沈默望著窗外漸濃的夜色,博物館展廳的燈還亮著,“我需要知道,每年三月,她父親有沒有記過什么特別的。。。。。。“
心電監護儀突然發出短促的警報。
沈默轉頭,看見吳奶奶的手指動了動,霜花正從她手背爬上手腕。
他摸出手機給蘇晚螢發消息:“今晚守著冰芯展,別讓任何人再燒手爐。“
窗外起風了。
這次的風里沒有炭香,只有博物館冷氣機排出的白霧,裹著若有若無的次聲波,像極了1982年冬天的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