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后的數據攤開時,沈默的手指在報告上劃出深痕。
被告知“遺書“的三人,書寫速度平均延遲2。3秒,筆壓減輕40%;另一組無異常?!安皇切旁诟腥救??!八ь^時,眼底閃著學醫時解破謎題的光,“是我們用'悲傷'喂養了信。
當我們把信定義為'遺愿',就等于給了它繼續生長的土壤?!?/p>
午夜的書房籠罩在幽藍的監測燈下。
小舟蹲在地上,指尖捏著瓶淡金色的感應粉末——那是她從聾啞學校實驗室偷來的,說是能捕捉“未被看見的移動“。
粉末撒開的瞬間,她比劃了個“安靜“的手勢,翻譯器里傳出機械音:“別說話?!?/p>
沈默屏住呼吸。
墻上的掛鐘敲過十二下時,地面的粉末突然泛起漣漪。
一道足跡從書桌延伸到焚信鐵盤,鞋印是母親常穿的黑布鞋;另一道足跡反向折返,鞋底沾著未燃盡的紙灰。
“她不要回信?!靶≈鄣氖终Z打得很慢,翻譯器終于跟上,“她要'還在寫'這件事本身。
只要你不停,她就不死?!?/p>
晨光再次漫進書房時,林導的攝像機已經架好。
雙機位對準書桌和焚信鐵盤,鏡頭閃著冷硬的光。
沈默捏著最后一張草稿紙,筆桿在掌心沁出薄汗。
他想起母親臨終前攥著他的手,說“別燒信“;想起解剖顯微鏡下,灰燼振動的頻率與母親心跳同頻;想起昨夜草稿紙上突然出現的字跡——那是父親的鋼筆顏色。
“爸,我替媽燒了信?!八峁P時,筆尖在紙上頓了頓,“她說,她不等了。“
火焰舔過紙頁的瞬間,他沒移開視線。
火星噼啪作響,像極了母親生前織毛衣時,毛線針相碰的聲音?!拔也粚懟匦帕?。“他對著火焰輕聲說,“但我知道,你聽見了?!?/p>
監測儀的警報聲在凌晨三點響起。
沈默盯著腦電波圖上那道1。3秒的平直波——那是他有記憶以來,第一次大腦完全空白。
次日清晨,日記本的空白頁上躺著一行字:“這次,我沒寫?!白舟E是他的,卻在“沒“字的鉤筆處,多出母親慣有的圓潤。
沈默合上本子時,指腹擦過紙頁,像在觸碰某種終于消散的溫度。
“把退信封寄到我爸墳前?!八o林導打電話時,窗外的陽光正漫過書桌,“收件人寫'已讀不回'?!?/p>
那只空信封靜靜躺在原處,封口微微張開,像一張終于閉上的嘴。
沈默望著它,突然想起母親護理記錄里最后一條:“患者今日未提及'老沈',握著空信封笑了笑,說'他收到了'。“
他伸手拿起信封。
紙質還帶著母親當年摩挲的溫度,封口處的漿糊痕跡已經脆裂。
解剖室的玻璃盒在抽屜里等著,盒蓋上貼著空白的標簽紙——等會兒,他會用最工整的正楷寫上“已處理“。
但此刻,他只是握著信封,在晨光里坐了很久。
直到樓下傳來郵差的車鈴聲,才驚覺自己竟哼起了父親生前最愛的《送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