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被秋孝恩說得不好意思,急忙轉移話題:“咦?帕尼阿姨好有錢啊,送的手表呢!”
“我看看。”
秋孝恩接過帕尼送的禮物盒查看,帕尼送的還真是手表,牌子是積家,看樣子就不便宜。帕尼很感激秋孝恩,一直沒機會報答,這次秋孝恩生日她可是下了血本。
“爸爸,我生日也請帕尼阿姨來好不好?”莉莉忽然建議,她生日是十月二十六,馬上就到了。
“再說吧。”秋孝恩直翻白眼,莉莉打的什么鬼主意昭然若揭,不就是看帕尼出手大方嗎。
父女倆有說有笑,最后拆開米婭的禮物,一副眼鏡,板材材質,除了鏡腿比平常眼鏡粗些外,看起來很普通。
“米婭姑姑真小氣。”莉莉大失所望,抱怨道。
秋孝恩也奇怪,他早就不帶墨鏡了,再說這也不是墨鏡,而是副平光鏡。秋孝恩拿在手里仔細觀察,最后發現端倪,鏡腿和鏡片的連接處好像是個微型鏡頭,上面還有個開關,因為通體黑色,不仔細根本看不出來。
秋孝恩戴上眼鏡,試著按了一下開關,沒反應,他試著看向別處,當他面向莉莉時,鏡片上突然浮現一個白色的取景框,取景框圈在莉莉臉部,不到一秒鐘,取景框下方出現一個名字——莉莉!
“好東西!”秋孝恩知道這是什么了,這是一幅帶人臉識別功能的眼鏡。
人倆識別技術并非新科技,早就廣泛應用于安保行業等領域,秋孝恩也有借助人臉識別技術彌補他臉盲癥的想法,可受限于一個關鍵的難題——小型化。秋孝恩總不能抱著個筆記本一樣的機器,見個人就掃描一下吧,那還不得被罵神經病?
還有一個問題更麻煩,數據庫的小型化,系統天生誰也不認識,必須先把人的臉部數據輸入到數據庫,再次查詢時才會自動對上,美國最大的人臉數據庫在nsa,自從撞了大樓以后,nsa收集了五千多萬人的臉部數據,類似的系統縮小到一副眼鏡上,需要電子工業再發展幾年。
秋孝恩沒想到米婭給了他這么大一個驚喜,拿起電話打給米婭。
“禮物看到了?”米婭笑呵呵地問道。
“恩,謝了。”
“不用客氣,這只是beta版本,你先試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我再找人跟進。”
米婭私人出資收購了一家叫bs的創業公司,雖然像秋孝恩這樣患有臉盲癥的人不多,但人臉識別技術微型化還是很有前景的,比如醫療領域,通過眼鏡自動彈出病人信息;在大學課堂,教授通過它可以熟知每一個學生;警察通過它可以在人群中鎖定目標等等。
“這里有多少人的面部數據?”
“你身邊人的都有,公司的人也記錄了一部分,以后開發出可以聯網的版本,數據庫會更齊全,不過現在也差不多夠了吧?”
“恩,是夠用了。”秋孝恩認識的人本就不多,不用聯網那么復雜。
“你慢慢研究吧,說明書已經發到你郵箱里了。”
莉莉也很好奇,聽完秋孝恩的解釋,她忽然蹬蹬跑回房間,不一會兒,戴著個大墨鏡又跑了回來,讓秋孝恩看她。
你還不說,眼鏡的識別能力挺強悍,莉莉小臉被擋了三分之一,照樣能識別出來,莉莉來了興趣,換著法折騰,口罩、大檐帽、做鬼臉通通試了一遍,最后秋孝恩發現,只要能掃描到40的臉部,眼鏡就能識別出來。
莉莉折騰累了,九點多就睡了,秋孝恩一直忙到夜里一點才休息。
字數可能會少些,還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