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刺史府。
中門緩緩打開,一人快步走下臺階。
“久聞先生大名,彰未能遠迎,還望見諒。”
“劉巴(蔣干)拜見使君。”
“二位遠道而來,快快免禮。”劉璋伸手道:“酒宴備下,還請入內一敘!”
“謝使君美意。”二人隨劉璋一同入內。
正堂,雙方主客落座。
“子初先生的大名,縱使我在益州也多有耳聞,倒是這位先生”劉璋歉意道:“恕劉某孤陋寡聞。”
“我來介紹。”劉巴當即道:“蔣干蔣子翼,淮南人士,辯才獨步江淮。”
“曾在曹公麾下效力,與如今大名鼎鼎的周郎,更是同窗好友、關系莫逆。”
“原來是子翼先生,失敬失敬。”
一聽跟曹操、周瑜都有關系,劉璋立馬肅然起敬。
“使君客氣,區區薄名,讓您見笑了。”蔣干十分謙虛。
“二位先生主動來訪,可有什么需要劉某效勞的地方?”劉璋試探詢問。
面對劉巴、蔣干二人主動登門,劉璋的確一頭霧水。
一個荊州人、一個揚州人,突然跑來益州做什么?
也幸好劉巴名聲夠大,劉璋確實聽說過,便有了剛才的一幕。
“不瞞使君。”劉巴自嘲道:“兩個末路之人,眼下無處可去,乞望使君收留,我二人愿在帳下聽用,感激不盡!”
劉璋聞言一愣,詫異道:“劉某若沒聽錯,二位是要來投?”
“正是。”蔣干點頭承認。
得到肯定答復,劉璋大喜過望。
曾幾何時,竟然也會有大賢之才,主動來投靠他劉璋?
這是在太令人意外與欣喜
劉璋有自知之明,自問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英豪,自守益州都內亂不斷,對人才更是毫無吸引力。
別說外地大賢來投,本地有見識者,都不愿為劉璋效力。
在這種情況下,突然來了兩個“大腕”,劉璋興奮的同時不免有些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