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yīng)該能多借到一些錢,“我們借錢,寫了欠條的。”
“你們家的事情,別總?cè)ヂ闊﹦e人。”蘇二姑姑道,“我們都各自結(jié)婚了,有了自己的家庭。你也是當(dāng)奶奶的人了,家里要花多少錢,別人不知道,你能不知道嗎?你這是要你哥哥嫂子吵架。”
蘇二姑姑沒有去問蘇父蘇母借錢,自己日子能過下去,別想著去找別人借錢。別人辛辛苦苦工作賺錢,
不是為了把錢借給他們。
“我去看看。”蘇小姑姑道。
蘇母不肯讓蘇父借錢,
蘇父只能聽妻子的。蘇母說的沒有錯(cuò),
家里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蘇父非得要借錢給余國超,家里的日子只會過得更加艱難,
他們手頭沒有那么多錢,還得去找別人借錢,這像話嗎?
蘇父被蘇母拉走了,蘇母不讓蘇父繼續(xù)待在這邊。
余國超眼睜睜地看著蘇母拉走蘇父,他不能上前攔著蘇父,不能非得逼著蘇父借錢給他。
蘇小姑姑過來的時(shí)候,她看到余國超失落地站在那邊,她知道了結(jié)果。蘇父蘇母為了不借錢給他們,早前把蘇雪晴的彩禮錢給蘇雪晴了。他們這些人要么逼著蘇父蘇母去找蘇雪晴把錢要回來,要么他們直接去找蘇雪晴借錢。
“要多少錢?”蘇小姑姑問,語氣有些埋怨,“怎么不先問問我們?”
“要三百。”余國超道,“一部分錢是補(bǔ)上我愛人的彩禮錢,一部分用來走關(guān)系。有了這些錢,我就能返城。”
“三百?”蘇小姑姑睜大眼睛。
“對。”余國超道,“媽,你們手里有這些錢嗎?”
“我們……我們……”蘇小姑姑手里沒有這些錢,“家超辦酒席的錢還是先賒賬的,等拆了紅包,再拿份子錢還酒席的錢。我們都已經(jīng)跟人說好了,拆了紅包就給……”
蘇小姑姑擔(dān)心余國超惦記上余家超的份子錢,他們不能動(dòng)這一筆錢,這一筆錢要拿去還人的。辦酒席,沒有虧就不錯(cuò)了,不大可能剩下很多錢。
“你弟弟結(jié)婚的彩禮錢,有一部分也是借的。”蘇小姑姑道。
“媽。”余大嫂走過來,“您小兒媳婦有彩禮錢,我沒有彩禮錢,這說不過去。我們要的也不多,主要是為了回城,是……”
“小聲一點(diǎn)。”蘇小姑姑連忙道,她皺著眉頭,表情十分不好看,“我看你們不是來要彩禮錢,你們是來要我的命!”
蘇小姑姑頭疼,這些人就知道找她要錢,她哪里來的錢。
“今天是你們弟弟的大喜之日,先別說這些話。”蘇小姑姑道。
“本來我們來的那一天就要說的,一直等到現(xiàn)在,酒席都散了。”余大嫂道,“媽,湊錢需要時(shí)間。我們再不說,等我們回去,也湊不夠那些錢。您不能只管小兒子,只心疼小兒子,不心疼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