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眼神平靜,帶著一種洞悉的清澈。
她似乎總能輕易地穿透他沉默的壁壘,觸及那些他不愿言說的過往。
作為沒落的法國政治世家(德·蒙貝爾家族)的養子,他自幼接受的是最嚴苛、最古典的精英教育。
波爾多郊外,起源可追溯至法國大革命前夕的阿德萊德·杜·布瓦·圣埃斯普里·拉維耶維·德·呂西永·勒梅尼爾·古維耶酒莊附近,那座陰冷古堡里的琴房,每日雷打不動的數小時小提琴練習,嚴厲的私人教師用戒尺矯正他每一個微小的姿勢偏差……
那些枯燥、壓抑、卻又將音符精準刻入骨髓的歲月,是他成為“無名”之前,作為“埃利·德·蒙貝爾”存在的、鮮為人知的烙印。
小提琴曾是枷鎖,也是他唯一能逃離壓抑現實的方舟。
而如今,這烙印卻成了學習貝斯的障礙,也成了長崎素世理解他的鑰匙。
“只是……工具。”
無名垂下眼簾,看著杯中琥珀色的茶湯,聲音輕得像嘆息,“一種需要掌握的技能。”
他避開了關于過往的具體描述,但那份默認,已然是一種奇特的坦誠。
長崎素世沒有追問,只是輕輕點了點頭。
琴行里陷入短暫的沉默,只有空調低沉的嗡鳴和兩人細微的啜飲聲。
窗外的霓虹光影透過玻璃,在貝斯光滑的琴身上無聲地流淌。
“這幾天,”素世忽然開口,打破了沉默,她的聲音依舊平靜,但無名敏銳地捕捉到一絲極其細微的緊繃,“樓下街角那家‘興記’茶餐廳,靠窗的位置,總坐著一個穿著灰色夾克、看報紙的男人。報紙很久沒翻頁了。”
她頓了頓,目光投向琴行角落的監控屏幕(雖然畫面是黑的,但指示燈顯示它在工作),“還有前天晚上打烊后,我總覺得……后巷的陰影里,有人。”
她端起茶杯,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溫熱的杯壁,像是在汲取一絲暖意:
“不是ptu(警察機動部隊)的例行巡邏。他們的目光……帶著審視,像在評估一件物品的風險系數。看樣子……是gti情報處的人吧?大概覺得,我這種‘前科累累’的人,就像一顆不定時的炸彈,隨時可能反戈一擊,把他們好不容易重建的秩序再炸個窟窿。”
她的嘴角勾起一絲自嘲的弧度,那弧度很淡,卻帶著沉重的苦澀。
無名靜靜地聽著。
素世描述的監視方式,他再熟悉不過。
他放下茶杯,目光落在自己的左手。
“幾年前,”無名的聲音響起,比平時更沉,仿佛從記憶的深井中打撈上來,“我被哈夫克的‘清理小組’追殺,走投無路。gti內務處找到我,給了我一個選擇:替他們干活,或者被哈夫克做成標本。”
他的語氣平淡得像在講述別人的故事,但長崎素世能感覺到那平靜水面下洶涌的暗流。
“加入gti后,”無名繼續道,目光沒有焦距地投向遠處墻壁上懸掛的一把古典吉他,“內務處的人,像影子一樣跟了我整整八個月。住所、訓練場、任務簡報室……甚至……”
他頓了頓,似乎在斟酌詞句,“……在執行任務或潛伏時,我能感覺到至少有兩組觀察哨,鏡頭始終對著我的后背。他們不信任任何外來者,尤其是我這種……帶著一身麻煩和秘密的。”
他抬起左手,在燈光下攤開手掌,鍍鉻的陶瓷匕首泛著冰冷的光澤:
“每一個任務報告,都要被拆解分析十幾遍。每一次行動間隙的休息,都伴隨著無休止的盤問和‘心理評估’。他們想確認,這把危險的刀,握在他們手里時,刀尖會不會突然轉向自己。”
他的話語里沒有抱怨,只有一種經歷過煉獄般的審查后、沉淀下來的、近乎麻木的平靜。
長崎素世凝視著無名那把隨身攜帶的匕首,再看向他那雙隱藏在陰影里、卻蘊藏著復雜情緒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