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切換到gti的部隊部署圖,藍色箭頭從意大利和希臘兩個方向指向巴爾干半島腹地。
“制海權。“
趙將軍站起身,接過激光筆,“美國第六艦隊和中國海軍第44特混編隊將在72小時內(nèi)完成集結(jié)。“
他在愛琴海畫了個大圈,“三艘航母,五艘兩棲攻擊艦,足夠掩護登陸部隊。“
全息畫面切換成海軍艦隊的實時位置圖。威龍注意到“福建“號航母戰(zhàn)斗群已經(jīng)通過蘇伊士運河,正全速駛向克里特島海域。
但更引人注目的是亞得里亞海上的五十幾個紅色標記——哈夫克地中海艦隊的動向。
“我們的潛艇部隊呢?“有人高聲問道。
“已經(jīng)部署到位。“
海軍代表起身應答,“但哈夫克在達達尼爾海峽布設了新一代智能水雷,突破需要時間。“
室內(nèi)的燈光突然變成暗紅色,警報聲短促地響了三下。
陳上將的虛擬投影出現(xiàn)在演講臺上方:
“抱歉打斷諸位。“
“剛剛收到前線急報,哈夫克開始炮擊希臘防線。“
全息畫面立刻切換到實況衛(wèi)星圖像。
北馬其頓邊境地區(qū)正亮起密密麻麻的炮火閃光,像是地面綻放的死亡之花。
每隔幾秒就有一個藍色標記消失——那代表著gti的前沿哨所或陣地。
威龍注意到趙將軍的嘴角繃緊成一條直線。
這位北非戰(zhàn)區(qū)司令悄悄按下腕表上的某個按鈕,幾秒鐘后,威龍的戰(zhàn)術終端震動起來:【a級戰(zhàn)備,會后立即集合】。
“更棘手的是這個。“
朱忠明切換回簡報模式,畫面顯示出巴爾干幾座主要城市的防空部署,“哈夫克在貝爾格萊德、薩拉熱窩、斯科普里,都部署了完整的泡防御系統(tǒng)。“
三維圖像展示出城市上空的藍色能量場,與gti的防護罩如出一轍——
哈夫克的泡防御系統(tǒng)基于量子力學與能量轉(zhuǎn)化技術的結(jié)合。
其核心原理是通過量子糾纏效應,將能量泡的核心部分與遠處的量子能量源連接,在泡的表面形成一個動態(tài)的能量場。
威龍的心沉了下去——這意味著空襲效果將大打折扣。
“所以地面部隊的壓力……“
東南亞戰(zhàn)區(qū)的一名參謀喃喃自語。
“會很大。“
趙將軍直接接過話頭,“但并非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