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特戰隊員們迅速分散,沿著沙丘和廢棄的戰壕迅速摸向目標位置。
每個隊員都用沉默的步伐穿越風沙,避開雷區和哨塔的視線。
威龍帶領著一小隊先行,巧妙地繞過震動感應地雷,潛伏在營地外圍,準備實施精準的電子干擾。
“目標位置12點鐘,哨塔已經發現我們。”威龍的聲音再次傳來,緊張而精準。
隨著他的指示,gti隊員們迅速調整了行動路線,依靠狹窄的地形和沙丘的掩護,利用短兵相接的優勢悄然逼近。
他們激活了-5外骨骼的“沙影”迷彩系統,納米纖維表面折射率實時匹配沙塵暴偏振光角度。
特戰干員以三三制戰術楔形推進,足底壓力控制系統將步頻降至08步秒,震動幅度壓縮至地雷觸發閾值的17。
露娜則帶領另一小隊,攜帶著高效的反器材武器,瞄準哨塔的熱成像狙擊平臺。在沙塵暴的遮掩下,雖然夜視儀的有效距離縮短,但露娜憑借多年經驗和敏銳的觀察力,依舊能夠精準鎖定目標。
她的狙擊槍發出輕微的震動,帶著精準的彈道,瞬間摧毀了一個哨塔上的熱成像設備。
隨著哨塔的失效,阿薩拉衛隊的防線瞬間出現了漏洞。
紅狼知道,這是進攻的最佳時機。
他和他的隊員們不再猶豫,迅速突破了敵人外圍,壓制住了營地的反擊。
“突入成功!清除敵人!”紅狼的指令果斷而快速,gti特戰隊員們如猛虎下山般沖入營地,快速清理敵方的陣地。
激烈的槍戰瞬間爆發,空氣中充斥著炮火和硝煙的味道。
敵人的抵抗猛烈而急迫,然而,在gti隊員們的精確打擊和默契配合下,阿薩拉衛隊很快陷入了困境。
紅狼帶領著主力部隊在營地內部展開迅速掃蕩,摧毀了敵人的通訊中心和武器儲備,并有效摧毀了那些設有干擾裝置的關鍵點。
露娜將解密模塊接入營地服務器,發現阿薩拉衛隊使用古波斯楔形文字加密的量子密鑰。
她反向編譯出“蝎巢”與賽卜哈堡壘的通信規律——每17秒發送一次心跳信號,誤差不超過003納秒。
“目標清除完畢!”威龍的聲音在通訊中響起,帶著一絲壓抑的興奮,“營地被摧毀,敵人已潰敗。”
然而,紅狼知道,這只是戰斗的第一階段。
敵人還有更多的反擊力量在外圍待命。沒有時間喘息,他立即下達了撤離命令:“繼續前進,確保安全撤離,收集情報,準備迎接下一波挑戰。”
gti特戰隊員們迅速撤離營地,帶著任務的勝利果實,但他們清楚,這場戰斗才剛剛開始。
最后一座哨塔突然解體,暴露出卡扎菲時代遺留的zsu-23-4自行高炮。
其火控雷達因沙塵暴失效,阿薩拉操作員改用1967年六日戰爭時期的機械瞄準具。
紅狼冷笑一聲,zbd25的140電磁炮發射鎢合金穿甲彈,炮彈穿過高炮防盾的鉚接縫隙,將彈藥架內的23炮彈鏈點燃成鋼鐵瀑布。
營地指揮官試圖啟動蘇聯1984年制造的r-392短波電臺求救,卻發現頻率已被駭爪數據破譯并且劫持。
當zbd25戰車履帶碾過奧斯曼帝國時期的商路界碑時,紅狼的戰術平板突然收到一段加密信息——某個帳篷廢墟深處,竟檢測到隆美爾非洲軍團遺落的恩尼格瑪密碼機信號。
這架本該躺在博物館的古老機器,此刻正通過量子隧穿效應,向1942年的北非戰場發送著扭曲時空的摩爾斯電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