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彈群以約70°的角度進行死亡俯沖,直奔哈夫克艦體的關鍵弱點——艦橋、指揮中心及動力系統的薄弱區。
哈夫克艦員們在短短的幾秒鐘內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緊張與壓力,防空武器系統全力開火,防空炮彈在空中劃出道道火光,激烈的電磁波交織在周圍,聲響震耳欲聾。
鷹擊-22a導彈的末端導引頭已經鎖定了目標,正以不可阻擋的姿態向敵艦發起致命一擊。
此時,導彈群的速度已經突破28馬赫,精確度達到巔峰。
盡管哈夫克艦施放了大量的電子干擾和誘餌彈,鷹擊-22a依然憑借其強大的抗干擾能力與精確制導,突破了艦艇的防線,朝著目標如箭般飛馳而去。
gti護衛艦突防戰術實施的精確分解體現了現代海戰中的高科技與戰術融合:
電磁欺騙:
6枚導彈迅速發射,在目標區域周圍散布出大量虛假雷達回波。
這一舉動誘使哈夫克旗艦的“拉姆”防空導彈系統失去對真正目標的鎖定,系統依據錯誤的反射信號調整軌跡,偏離了原定的攔截路徑。
此時,拉姆導彈失去了目標的精確指向,為后續導彈群的突防創造了寶貴的機會。
動能壓制:
接下來的3枚導彈采用溫壓戰斗部,以極高的精度提前引爆。
在“黑森”號上空300米處,3枚導彈精準觸發戰斗部,瞬間釋放出足以覆蓋直徑200米范圍的超壓火球。
火球形成的超高溫與超強壓力迅速破壞艦艇的外殼和防護系統,進一步削弱了“黑森”號的戰斗力。
溫壓波的爆炸不僅摧毀了艦艇的外部防護結構,還對艦內敏感設備產生致命的破壞。
結構破壞:
剩余的3枚導彈直接沖向艦橋、輪機艙與垂直發射系統的三大要害位置。
每一枚導彈都精準擊中目標,通過強大的動能與穿透能力,在艦體內造成結構性損傷。
特別是垂直發射系統被摧毀后,“黑森”號的反擊能力受到徹底削弱,艦內防御體系陷入癱瘓,剩余的防御反應完全被瓦解。
哈夫克旗艦“黑森”號的毀滅(h時前2分17秒):
首枚鷹擊-22a導彈的襲擊開始后,導彈精準貫穿“黑森”號艦艉,直接穿透到燃氣輪機組。
隨即,溫壓藥劑與艦載航空燃油發生猛烈爆燃,3000c的高溫火球瞬間引發了極為劇烈的連鎖反應。
熔穿了三層厚重甲板的熱浪與爆炸波席卷了艦體深處。
與爆炸同步,32枚“標準-2”防空導彈在燃燒與過載效應的作用下發生了殉爆。
這一連鎖反應所產生的復合超壓沖擊波強大到足以將2800噸的艦體抬離水面2米,隨后艦體瞬間斷裂,“黑森”號的戰斗力徹底喪失,sys-110作戰系統在短短幾秒鐘內因數據過載與電力損失而崩潰,艦載指揮和控制徹底癱瘓。
“開羅”號的末日(h時+2分33秒):
隨著導彈群的攻擊加劇,另一枚導彈群的襲擊成功鎖定“開羅”號。
兩枚導彈采用攻頂模式,精準穿透了這艘哈夫克護衛艦的“武仙座”雷達塔。
導彈引爆的溫壓效應迅速在封閉艙室內形成了持續的超壓環境,艙內的23名操作人員無法承受劇烈的沖擊,造成致命傷害,肺臟被震碎,戰情中心陷入完全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