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一場輪回。”鳳歲春輕聲說,“我們把自己得到過的,或者渴望得到卻未曾得到的,傳遞給下一代。”
段乘靜靜地看著她,目光深邃:“你當年……遇到過好老師嗎?”
鳳歲春攪動著已經有些發脹的面條:“高三班主任勸我放棄北大,說以我的成績最多擦邊過線。他建議我報省內的師范,‘穩妥’。”
“你后悔嗎?”
“每一天。”鳳歲春抬起頭,直視段乘的眼睛,“所以我不想讓我的學生將來也說同樣的話。”
雨聲漸歇,辦公室里只剩下時鐘的滴答聲。兩人相對無言,卻比任何時候都更了解彼此。
高考前兩周,校長召開了最后一次動員會。會議室里煙霧繚繞,校長的手指敲打著桌面,發出沉悶的聲響。
“今年縣里的指標下來了,”他吐出一口煙圈,“縣里給的要求,我們學校本科上線率必須達到20,否則明年經費砍半。”
老師們面面相覷。這個數字對于他們這樣的山區學校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鳳老師,你們班有幾個有希望的?”校長銳利的目光掃過來。
鳳歲春翻開筆記本:“按最近模擬考,大概……十個左右。”
“十個?”校長嘆氣,“你們班四十二個人,還差五個才達標。”他頓了頓,“那幾個邊緣生,該勸單招的就勸單招,別到時候被縣里批評。”
“我會想辦法提高學生成績,”鳳歲春打破沉默,“但——不勸退任何一個想參加高考的學生。”
校長瞇起眼睛:“鳳老師,理想主義是救不了這些山里孩子。”
“但放棄會毀了他們。”鳳歲春站起身,聲音不大卻字字清晰,“如果教育者自己都不相信希望,我們憑什么要求孩子們努力。”
眾人被她的這番話驚到說不出話。
會議結束。走出會議室,段乘在走廊上拉住鳳歲春的手腕:“你不該那么沖動。”
“我說的是事實。”鳳歲春掙開他的手,“我主要是想這些孩子不留遺憾而不是為了指標。”
“我知道。”段乘嘆了口氣,“但如果完不成——”
鳳歲春突然覺得疲憊不堪。
她何嘗不明白現實的殘酷?但每當看到教室里那些亮晶晶的眼睛,她就無法妥協。
“不,不會的。我相信這群孩子,他們一定會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學!”
“好,那我們就一起努力,這最后的這兩個月時間里,把所有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我們一定可以創造奇跡。”段乘的聲音堅定而溫柔,“至少我們問心無愧。”
鳳歲春抬頭看他,突然發現走廊盡頭的窗戶透進一束陽光,正好落在段乘肩上,為他鍍上一層金色的輪廓。
在這一刻,她無比確信——無論前路多么艱難,至少他們不是孤軍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