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軫見積卒有問必答,于是進一步套話,問道:“子狐、子火哪?”
“銀蛇隆玓舞北野,玄天陣后現(xiàn)子狐。”積卒答道。
“此話怎講?”青陽軫問道。
“到時候就清楚啦!”積卒答道。
羲靚見青陽軫不再詢問,于是說道:“可惜,我們沒有帶禮物??!”
“留下一點手段也行啊!”積卒說道。
“一點手段是多少???”羲靚斤斤計較道。
“青丘門才有心月狐一點手段,姑娘就看著辦吧!”積卒說道。
羲靚點點頭,說道:“明白啦!閣下指點我們哪一位好啊!?”
“你陪老夫說說話,就讓旁邊這位姑娘下場吧!”積卒說道。
“好哇!”羲靚、后妮同聲說道。
言畢,后妮就與積卒打斗起來。
錘古稱“椎”,形似瓜,故亦稱“立瓜”、“臥瓜”,也有四方八棱等形,古代持錘者稱為“金瓜武士”,用法有涮、曳、掛、砸、擂、沖、云、蓋等。
積卒起錘迅捷,劈錘兇猛,翻轉如意,跳躍靈便,有詩贊積卒曰:
眉橫一字虎生風,貌似雷公下天庭。
板肋虬筋銅鐵骨,力能舉鼎笑蒼穹。
白居易《開龍門八節(jié)石灘詩二首》寫道:“鐵鑿金錘殷若雷,八灘九石劍棱摧?!?/p>
釋師范《再鑄粥鍋》是這樣寫錘道:
不解多方錮鏴成,一錘打破與重烹。
等閑脫體離窠臼,煮粥依前不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