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熊姜進退有據,可就掌握主動啦!
先說西陵柒模、西陵捌桂,他們雖然功力超群、叉技絕倫,但卻沒有看清魏彘,或者說沒有弄清魏彘所起的神奇作用。
《煙波鉤叟歌》曰:“天乙之神所在宮,大將宜居擊對沖,假令直符居離九,天英坐取擊天蓬。”
這句話在梅靈、武珙眼里的“天乙”魏彘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不僅青陽軫、蒲曉、墨夷雨、青陽蕾、魏蒔、地連紐有如神助、略占上風地壓制住了渚瀟、西陵玖塘、“赤狐”,而且梅靈、武珙與后妮、羲靚的戰力徒然增強了許多、竟然到了不計生死的打法。
為何會這樣哪?歸根到底,還是因為魏彘的變化。那一晚,后妮、羲靚分別用丹元宮、沖璣宮絕學打通了魏彘的奇經八脈,讓他脫胎換骨啦!
自此以后,魏彘的武功修練進程可謂是一日千里,或者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啦!
難怪墨夷雨、青陽蕾與《本經陰符七術》轉化為“九五飛龍”功的路子,導致魏彘很容易就掌握了三垣五帝這一招的要領。
進一步,“黃龍棒法”似乎就是為魏彘量身打造的一門功夫,因為除了第一招三垣五帝適合魏彘情況外,第二招應龍何畫也對魏彘的胃口啊!
首先,使用應龍錘又有應龍轉世機緣的羲靚在魏彘身邊保駕護航,“應龍何畫”自然難不倒魏彘啦!
其次,魏彘從“三垣五帝”走向“應龍何畫”并不是由“木”到“水”再到“金”逆行練功,而是走通了木、火、土、金這條順行路線。
其中,來自東方震位跟“木”結緣的羲靚為魏彘“木生火”奠定了基礎,再加跟“火”結緣的武珙接引,就走到了“火”場。
接下來,“火生土”就到魏彘、后妮的老本行啦!因為,魏彘和后妮都來自中宮,自然熟悉“土”性啦!
隨后,魏彘依靠后妮精心栽培,合力在“土”中生出了“金”,就這樣弄懂了“應龍何畫”的內涵。
上面雖然人格化地介紹了魏彘從“三垣五帝”走向“應龍何畫”的過程,實際練功情況也跟這個路子差不多。
也就是說,羲靚、武珙、后妮無論陪練也好,或者她們武功的啟發引導甚至親自示范指點,都對魏彘走通“應龍何畫”的路子起了很大的作用。
魏彘身邊既然有這樣的貴人相助,掌握“土龍”龍平九州、“日”軒轅有熊、“月”女媧補天、“火龍”麒麟送子、“水龍”鯀禹治水繼而上升到“飛龍在天”境界,也只是時間問題啦!
具體到目前實戰情況來看,由共顓爭帝、怒觸不周、柱折維絕、天傾西北、日月星移、地陷東南、水潦塵歸組成的“共工觸山”功夫很像是啟動“或躍在淵”功的前奏或序曲。
也就是說,一旦“見龍在田”進展到“或躍在淵”后,魏彘自然而然地有施展“三垣五帝”的欲望和沖動。
換一個說法就是:隨著魏彘內功的提高,其外功從“共工觸山”過渡到“黃龍棒法”是水到渠成的自然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