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北郭水猶如地獄里走出的魔鬼,將“棕枬竹旄麢麝金鸓鉤法”用得是腥風(fēng)血雨,根本沒有織女把這門功夫展現(xiàn)成風(fēng)和日麗的樣子。
北郭水與瑆兒、董羽、司馬瑋接連用棕櫚婆娑、檀枬靄靄、竹箭叢生、旄牛角力四招交手過后,突然跳出戰(zhàn)圈,驚訝道:“你們怎么會棕枬竹旄麢麝金鸓功啊!?”
“我們乃仙女下凡,棕枬竹旄麢麝金鸓在仙境是平常景色,怎么能不會哪!?”司馬瑋得意地說道。
北郭水自然不信司馬瑋的說法,輕蔑道:“翠山老道居然想用幾個娃娃來對付老夫,真是異想天開。”
然而,司馬瑋不耐煩道:“看來,你只會耍嘴,不敢交戰(zhàn)啊!”
“好吧,那就讓你死得瞑目。”北郭水說道。
言畢,北郭水放棄“棕枬竹旄麢麝金鸓鉤法”,改用內(nèi)外兼修的“流星彈琴”催動鉤,向司馬瑋殺來。
隨即,瑆兒、董羽、司馬瑋用“箕辰主天策”迎戰(zhàn)。
“流星彈琴”由織女嫵媚、漸臺豎琴、輦道流星、羲和漫舞四招(重)組成,取銀河天象之意境,以“柔、音、速、烈”四維為核心,融合星辰運(yùn)轉(zhuǎn)之玄妙。
習(xí)者需貫通任督二脈,以璇璣穴為樞,引周天星力入體。招式起時如天河倒卷,收時若星云歸寂,整套功法暗合二十八宿周天循環(huán)之理。
第一式織女嫵媚也叫做織女璇璣舞,屬于柔勁起手式,右足虛點北斗位,素手捻蘭花訣自璇璣穴起勢;雙袖卷云式掃出七重柔勁,每重暗含天孫七襄之?dāng)?shù);腰肢呈反弓形,以“回風(fēng)舞柳”步法連踏井、鬼、柳三宿方位。
殺招“云梭斷虹”:袖中藏三點寒星,取牛郎織女隔河相望之勢封敵退路。
第二式漸臺豎琴也稱漸臺流徽指,屬于惑心音攻式,左掌托天作撫琴狀,右手中指連彈九宮方位;以氣化弦奏《清商八疊》,音波經(jīng)中府穴震蕩化為可見漣漪;踏宮商角徵羽五音步,每步激出十二律呂氣劍。
絕式“焦尾焚天”:十指扣商弦驟發(fā),音爆裹挾離火真氣呈鳳凰涅盤之象。
第三式輦道流星也稱作輦道貫日訣,屬于疾速身法式,氣貫涌泉穴,借紫微垣星軌滑步;身形化九道殘影呈“帝車巡天”陣,每影皆帶勾陳劍氣;雙掌合十自天突穴劈出,掌風(fēng)凝作彗星狀光錐。
終式“熒惑守心”:三旋身后騰空七丈,頭下腳上俯沖,指尖燃起赤色星芒。
第四式羲和漫舞也叫做羲和焚荒勁,屬于剛烈終結(jié)式,馬步沉腰引日曜精華,百會穴現(xiàn)金烏虛影;雙臂輪轉(zhuǎn)如駕六龍之車,足下踏出炎陽九轉(zhuǎn)陣;拳掌交替擊出時帶十日并出之威,周身三尺氣浪翻涌。
終極大招“旸谷歸墟”:騰躍至乾位倒懸,全身真氣凝成日珥狀火環(huán)爆散。
收勢“星回斗轉(zhuǎn)”:左手指月右手指星,真氣沿手少陽三焦經(jīng)回流丹田,足下化出河圖洛書陣紋漸隱。
“流星彈琴”內(nèi)功要訣:“寅時面東采曦光,酉時望月納太陰。行功時觀想周天星圖,以紫微垣為樞機(jī),二十八宿為經(jīng)脈節(jié)點。”
大成者舉手投足間可引動星輝護(hù)體,破招時暗合黃道歲差之理。
由織女嫵媚、漸臺豎琴、輦道流星、羲和漫舞四招(重)組成的“流星彈琴”雖然很有威力,但卻遇到了堪與匹敵的武功。
到頭來,北郭水被瑆兒、董羽、司馬瑋用“箕辰主天策”困住后霸王硬上弓,變成比拼內(nèi)力啦!
然而,由于內(nèi)力同根性的緣故,出現(xiàn)了戲劇性變化。
何謂同根性哪?原來,羅平得到喜鵲傳過來的鸓鳥特性內(nèi)力后,經(jīng)常跟瑆兒、董羽、司馬瑋在一起修習(xí),使得后者也帶有了鸓鳥特性內(nèi)力。
至于北郭水,因出自翠山門,自然也像喜鵲一樣借助鸓鳥內(nèi)力練功,造成了“一家人不認(rèn)一家人”的對抗局面。
除此之外,北郭水比年輕的喜鵲過早面臨的問題就是怪獸之氣一旦超過陽元真氣就會引起反噬。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北郭水依靠修練與“流星彈琴鉤法”同名的織女嫵媚、漸臺豎琴、輦道流星、羲和漫舞組成的四重“流星彈琴”內(nèi)功,找到了提升陽元真氣的辦法,但這個內(nèi)外兼修的流星彈琴功夫有“內(nèi)升外泄”陽元真氣的問題,對戰(zhàn)中一旦使用“流星彈琴”外功比如“流星彈琴鉤法”,就會消耗陽元真氣而失去內(nèi)力平衡,造成鸓鳥之氣反噬,這也是北郭水走向魔鬼之路的重要根源。
果不其然,北郭水因用“流星彈琴鉤法”導(dǎo)致陽元真氣消耗過多,自然引起鸓鳥怪獸之氣反噬,讓北郭水變得狂躁起來。
于是,北郭水拋棄手中鉤,開始了手搏戰(zhàn),以便借機(jī)吸取對手的陽元真氣而壓制鸓鳥怪獸之氣。
既然司馬瑋叫陣要見識一下流星彈琴,瑆兒、董羽、司馬瑋自然不愿占北郭水便宜,于是都舍棄手中武器,與北郭水拳腳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