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也就是北冥小白、呂瓏、西野使、東宮符相繼與離頓這伙人以及天蟠等人分手后,尋著雕兒留下的蹤跡,仿佛追蹤到了鹿吳山。
為何這樣說哪?因為,他們來到的這座山上沒有花草樹木,但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還有一條水系從這座山發源,然后向南流入另一條水系中。更加奇妙的是,水中有蠱雕啊!
蠱雕前半身是雕的形貌但有角,后半身則為魚類。從頸部下方開始,由羽毛過渡到鱗片,胸前伸出單片魚鰭。
蠱雕的翅膀收起來的時候緊貼身體兩側,羽毛與鱗片同色,有防水功能,能和魚身融為一體。
《山海經·南山經》記載:“又東五百里,曰鹿吳之山,上無草木,多金石。澤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獸焉,名曰蠱雕,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音,是食人。”
《駢雅》記:“蠱雕如雕而戴角。”
《事物紺珠》記:“蠱雕如豹,鳥喙一角,音如嬰兒。”
附盧襄《游鹿苑寺山》一首:
喜策尋春杖,登高不待扶。
蟻寒穿柳影,蜂暖飽花須。
把酒憐櫻筍,臨流憶鱖魚。
他時公事了,方有醉工夫。
呂瓏越走越吃驚,忍不住說道:“我們難不成到了鹿吳山嗎!?”
“鹿吳山應該在吳地啊!怎么會在這里哪!?”北冥小白疑惑道。
“我想應該是一位豢養蠱雕的妖怪占據了這里,使得這座山變成鹿吳山光景啦!”西野使揣測道。
西野使話音一落,有人回應道:“小姑娘猜對了,貧道正愁蠱雕沒吃的,你們就送上門來啦!”
“你是誰?”西野使問道。
“中屋履危,蓋升屋以避兵也。”此人答道。
《禮記》稱:“中屋履危,蓋升屋以避兵也。”
《史記·天官書》曰:“危為蓋屋。”
《晉書·天文志》:“危三星主天府,天市,架屋。”
西野使熟讀經典,故而馬上順藤摸瓜地判斷道:“危月燕!?”
“小姑娘有些見識,喂蠱雕可惜啦!”危月燕感嘆道。
西野使聽罷,大笑道:“危月燕已是天之神靈,閣下冒充危月燕不怕遭報應嗎!?”
“小姑娘居然敢咒貧道,就先拿你喂蠱雕吧!”自稱危月燕者說道。
言畢,有一個如燕般飛來、手執竹節鞭、衣瓊紋單衣、發似朱砂面似靛的道人,朝西野使襲來。
實際上,西野使故意用言語刺激“危月燕”,就是要以身飼虎,將對手引到自己身邊。
由此可見,西野使真是拿北冥小白當主人保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