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忻之祈(上)
焚天城,禁宮西北角,小金溪山下,林木蔥蘢,簇擁著一片飛檐斗角的官衙。
大玉朝內務府寶林處,正是這里了。
十年前,當今太后翻臉,朝著主持新政的新黨亮出了屠刀,新政的首腦悉數斬首,諸多黨羽流放的流放,失蹤的失蹤,一心一意和新黨勾結的上一任皇帝,莫名的在如廁時谷道崩裂,大出血而死。
于是,太后從宗室中,挑選了年僅十二的殷忻,繼承大寶。
殷忻的父親,只是宗室中一個閑散王爺,沒什么能耐,甚至連宗室慣常的欺男霸女、侵占民田、壟斷商貿、強占干股的勾當都做不來,全家老小百來口人,就靠著每年的萬把石俸米、三萬兩俸銀,還有名下的三萬畝田土出產混日子。
這日子,緊吧啊,據說,有一次,殷忻的親生父親去外面參加宗室的酒宴應酬,居然被侍女看到,在他的袍子前擺的襯里里,打了兩個拇指大小的補丁。
一時間,殷忻的父親就成了整個焚天城宗室、權貴圈子,乃至市井百姓口中的笑話。
殷忻登基后,就理所當然的,對銀錢表現出了極其強烈的興趣。
但是偌大的禁宮,偌大的焚天城,一舉一動,盡在太后老圣母的掌控,各大衙門的庫房,禁宮的內帑,也被太后老圣母死死的捏在手中,殷忻哪里能掏弄得出錢來?
于是,殷忻在努力了數年后,終于在某日太后老圣母心情愉悅之時,奏請太后老圣母下了旨意,為他量身定制了這么個新鮮的衙門——寶林處。
這衙門是干什么的呢?
專門種樹!
每年,殷忻親自去戶部、兵部、工部,以及鹽政衙門、鐵政衙門等有錢的衙門,甚至親自登門去封堵內務府總管大太監的家門口,扣扣索索的弄來數量不等的銀子,然后著身邊的小太監,跑去民間的苗圃,用宮廷特供的名義,強行壓價,采購一些小樹苗,然后胡亂的種在焚天城北面,和幾處大漠戈壁灘相接的山嶺中。
這里頭,究竟漂沒了多少銀子,誰也不知道,就連太后老圣母手上最得力的幾個秘諜衙門,也沒能算清楚,殷忻這些年究竟從中伸手了多少。
反正,焚天城內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就寶林處成立后,短短年的時間,殷忻的親生父親,那個沒什實權的空頭子王爺,府邸面積擴大了五倍,名下多了近百萬畝良田,城外的溫泉莊子也有了處,頂好的獵莊、農莊等,也有了十幾處產業。
就焚天城內,最繁華的十幾條商業大街上,殷忻的親爹名下,也多了近百處商鋪。
對此,出了個清流御史,有氣無力的上點帖子,勸誡殷忻不要‘與民爭利’之類老生常談的廢話,就連太后都懶得搭理的——堂堂大玉朝的皇帝,弄點下三濫的手段,貪點錢而已,這算什么呢?
而且,皇帝陛下貪錢,又沒有拿去蓄養私兵,私蓄死士之類的,他拿著這筆錢,去補貼自己的親生父親,給自己的親娘多打造了一些金銀首飾之類的,這是‘純孝’啊!
因為太后老圣母的默許,內務府寶林處,就成了焚天城內極特殊的一個衙門。
最近兩年來,寶林處的小太監們,簡直成了人憎鬼厭的過街老鼠,他們就好似從十八處地獄里爬出來的討債鬼,往哪個衙門的門口一站,嘿,你乖乖的掏錢就是了。
寶林處衙門周邊,不要說官兒、百姓,乃至駐軍、巡捕之類的不愿意靠近,甚至就連乞丐,都起碼隔開了一里地繞行——曾經啊,就有乞丐帶著剛討來的十幾個銅錢,帶著兩個熱騰騰的肉包子從寶林處衙門前路過。
結果,你們猜怎么著?
守門的小太監奮起神威,將那乞丐打倒在地,十幾個銅錢被小太監笑納,而那兩個肉包子,也被寶林處看門的狗子‘啊嗚’一口吞了下去。
焚天城的官兒們、百姓們,于是乎紛紛傳言——此處雁過拔毛,獸走留皮,蚊子從寶林處衙門上空飛過,都得抖抖屁股,留一縷油水下來。
大中午的,寶林處衙門,大堂上,公案上放了七八個盤碟,上面盛了些白斬雞、鹵豬蹄、豬耳朵、鹵大腸之類的下酒菜,放著兩壇子市面上最便宜的水白酒。
天氣有點熱了,殷忻披散著頭發,穿著單薄的中衣,猶如市井無賴漢一般,一只腳踩在地上,一只腳踩在大椅上,搖頭晃腦的哼著下流的小調,不時伸手抓一塊油膩膩的肉食塞進嘴里大口咀嚼,端起八錢的小酒盅‘哧溜’喝一口小酒,那小表情簡直是滿足到了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