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建新前世也和醫院的大領導打過交道。
不過,那時候是為了曹夢晴乳腺癌手術的事情。
為了給曹夢晴安排最好的醫生,他沒少四處打點。
慢慢的,也就練就了一套人五人六的說話習慣。
耳朵也磨尖了。
有時候,那些領導甚至不用張嘴,錢建新都能知道,他們想要的是什么。
就像現在,錢建新知道,院長和他是第一次見面,而他又沒什么事情求院長幫忙,所以,院長對他像忘年交一樣客氣。
人脈是一點點養出來的。
錢建新看向了繼續客氣他的院長,主動說道:
“院長,我有個老朋友,之前在北邊的國營大廠車間里進修了七八年,是個修精密儀器的好手!要是咱醫院有啥設備壞了,舊了,您讓思蕓跟我說,我喊我朋友過來修,價格公道,服務水平還高,保準能讓這些醫療器械跟翻新了似的!”
院長的豆豆眼瞬間亮了。
“真的啊?我們這兒正好有兩臺機器年久失修了,不太好用……”
三院用的醫療設備,多半是大鐮刀國的產物。
都是在兩國邦交最好時引進的。
后來,大鐮刀國一聲令下,喊撤專家就撤專家,核心技術也全都帶走了。
像三院這種還用著老設備的地方,自然就像被丟在荒島上的人似的,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遇上了設備問題,一輪修,二輪修,三輪修……
人換了好幾茬,都不一定能找到問題核心。
要是實在遇到是更換設備零件這類麻煩,就只能申請撥款,采購新的。
否則,工作就得停擺。
當然,一來二去的,耗時耗力耗人。
而且申請撥款流程復雜,報批時間又長……
院長光是預想一遍這個過程,就已經累癱了。
所以,他每天做夢都祈禱這些老機器能再撐一撐。
又或者,聘到高新技術骨干人員,能幫著將這些大機器的壽命再延一延。
只不過,想歸想,他心里很清楚,梅城到底不像省城那么吸引人。